【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原标题:“关中刀客”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祝盼 毛浓曦
“贫瘠的小镇上,乡间无赖正仗势欺压勒索镇民,刀客‘人厨子’拔刀相助……刀光闪处,英气逼人。”2003年,带着浓郁关中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电视剧《关中刀客》上映,在电视剧刀剑打斗的背景声中,大小刻刀在27岁的朱涛手中上下翻飞,他身旁的果蔬被雕琢成各种惟妙惟肖的形象。
赵春青 绘
22年后,朱涛也长成了“关中刀客”的模样,双横眉、细长眼、微面胡、圆长冷面脸……宽厚的手掌上留有道道刀痕。他,已然成为西北有名的“刀客”。
厨房里,只见他捏起一把绿茶粉,散做土壤,再捏起面包糠点缀,随后顺手拿起一颗红萝卜,切成合适的大小,再用不同尺寸、形状各异的刻刀反复雕琢,刻出道道印痕。朱涛全神贯注,观看的人也凝神静气。不一会儿,一棵枯树雕刻而成。朱涛再用面团捏成小蘑菇,涂上道道灰色,放在枯树旁……
“食品雕刻的技艺包括整雕、浮雕、镂空、模扣等多种手法,是对烹饪技术的延伸,需要从业者有一颗匠心。”朱涛说。
1976年,朱涛出生于被誉为“中国厨师之乡”的陕西蓝田,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比别人更能吃苦”。那时候,为练习刀工,夏天朱涛有空便拿着麻袋去捡西瓜皮,秋冬季去捡树叶。趁着下班后的休息时间,他在厨房里不停地练习各种刀法。
“我对刀工的热爱是深沉的,感觉每一把刀都是我的忠实伙伴。”朱涛说,“练熟基本刀法后,我每天像个探险家一样,在厨房里寻找新灵感,尝试新刀法,就想把这门艺术做到极致。”
2006年,陕西首届绿色环保节约型厨艺大赛举办,朱涛选用蓝田的生态食材,将绿色环保理念引入菜品创作,作品“富贵祥龙”荣获特金奖。这次比赛中,许多选手的创新作品对他的烹饪理念产生了影响。在同年的陕西省烹饪技能比赛中,朱涛获得雕塑金奖、热菜特金奖,团队荣获团体赛金奖,最终他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技术能手。
如今,提起朱涛,同行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有名的‘关中刀客’,还热心公益。”据统计,朱涛先后带徒200余人,授课300余课时,培养出6名陕西省技术能手、2名陕西产业工匠。他自己也在2024年获得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朱涛还积极在家乡捐资助学,目前捐款金额已超百万元。
在朱涛工作室,放着两本厚厚的雕刻作品集,封面是一张他头戴厨师帽、手拿刻刀的照片。朱涛看着这张照片开玩笑说,希望自己真能成为侠肝义胆的“关中刀客”。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