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班组天地|高原工匠的“绿色成绩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4-09-05 07:58

原标题:高原工匠的“绿色成绩单”

我叫柴娟,来自中国建材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怀揣着对化工行业的热忱,2010年大学毕业进入化工企业。

参加工作14年来,我始终坚守生产一线,坚持将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相融合,融入到车间安全、设备、成本管控及工艺技术改进各方面。

14年时间,我培养的徒弟超过300人,他们遍布在尿素生产、聚合生产等各关键技术岗位。

在师徒携手中我们互学互鉴、共同成长,2023年我获得中复神鹰股份公司首届“科研巾帼标兵”,我们的团队获得公司“最美奋斗者团队”,2023年被青海省总工会评为青海省“高原工匠”。

坚守初心

2010年7月大学毕业,我以一名项目管理员的身份投入到了化工装置的建设中。

进入建设项目现场初期,空旷的土地上只有一座11层的钢结构,下过雨的土地一片泥泞。

作为唯一的女同志,看着这样的环境没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加之化工企业危险性高、设备管道布局错综复杂,但我依然顶着压力将项目建设完成。

随着项目管理员编入生产班组,我便成为了当时第一个化工总控工主操,负责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工序操作。

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我以责任心、爱心、细心、精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2017年在内训师公开竞聘时,以第一名的成绩领先胜出。

上学的时候经常听老师讲一句话: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那时候不懂这句话的含义,时常问自己:“怎样做才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呢?”

作为一名常年扎根在生产一线的普通产业工人,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历练和领悟,我始终坚信,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岗位可以平凡,但工作绝对不能平庸,爱拼才会赢,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要认真付出就有意义,就是为社会做出贡献。

科研创新

在西宁碳纤维基地项目建设及快节奏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建设初期的“荒芜人烟”和冬季安装的“寒风刺骨”,经历了生产调试的“唇枪舌剑”和第一釜聚合反应的“欣喜若狂”,回想我们的碳纤维事业之路,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

2021年3月西宁基地第一条生产线试运行,自此以后,我一直致力于提高聚丙烯腈原液稳定性研究。

还记得第一次系统出现大块凝胶、杂质的那天,我带着我的团队逐个连夜拆管道排查,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才解决了现场问题。

在大雪纷飞零下20摄氏度的下班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累并快乐着,这个场景让我深受感动。

从那时起,我心里更加坚定,有这么一支肯干事的团队,没有干不好的工作,我一定要带他们学到更多知识,更要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工作困难,让他们的付出值得,不辜负任何一个人的期待。

在车间管理中,我发现基层操作人员工艺原理知识欠缺、专业技能提升慢、生产过程管理薄弱,是化工生产现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主动毫无保留地对同事进行“传、帮、带”,在最看不到成绩的地方帮助大家“拔高”。

我们车间里张贴着这样的警示语——“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和鼓舞。

扛牢责任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我们围绕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探索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绿色发展动力。

为了加快碳纤维高质量发展,我们立足青海高原清洁能源优势,在生产各工序进行设备设施改进,每天都能看到我们在各车间周围看风向、检测气体指标,监督检查成员穿梭于各用能位置,查水电汽有没有浪费。

经过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各车间及周边人员工作舒心、村民感受变好、各项用能指标降低,这就是我们的“绿色成绩单”。

自2020年9月起,我和团队先后顺利完成了11条PAN聚合生产线及溶剂回收车间建设安装,并一次性试车投料成功,保障了全球海拔最高、单体规模最大的西宁碳纤维基地一期、二期项目顺利投产,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工艺、稳定运行,实现了年产2.5万吨碳纤维项目“开即稳、稳即满”。

秉承“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我们始终坚守一腔不忘初心的热忱,探索碳纤维前端工艺提升改进,以解决国内外不同碳纤维使用质量要求。

“萌新”有话说

我叫好日娃,是中铁电化运管公司大板供电维管段古尔班工区的一名接触网新工。

我入职已近三个月。进入这个行业后,我慢慢了解了这个单位,结识了许多有能力的人,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所在的工区——古尔班,地处正镶白旗草原,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纵横交错的铁路线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句子大家耳熟能详,但只有当你来到这种现实环境下,才能真实感受到孤独和寂寞。

这就是这个行业必须要接受的现实环境。现在的我,适应了这里的一切。

在工区这个家庭里,有师傅和前辈的关心和照顾,我倍感温暖。

即使我对专业知识有所学习,但应用在实际当中时往往找不到方向。师傅和前辈们尽自己的努力让我学会并掌握,就像大鸟在小鸟面前一遍遍地飞,教会它怎么飞翔。

我们过着半军事化管理的生活,早上起来跑步,晚上学习、背诵规章。

领导告诉我们,“安规”上的每一条,背后都有一个案例,并时刻提醒我们,让我们保持头脑清醒,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培养钢铁一般的意志,做到令行禁止,才能从容应对每一个突发情况。

当你坐火车看到一群身穿反光马甲的“小橙人”在铁轨上推着车梯,昼夜不停地和沿线设备打交道,这就是我们的日常。

在骄阳似火和寒风凛冽中穿梭,我们正经受着“烤”验,不仅有来自工作的安全风险,还要承受环境带来的压力,我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在铁路沿线,确保一列列万吨重载列车在铁路线上呼啸而过。

我还学会了种植瓜果蔬菜,因为地方偏远,工会鼓励大家开垦菜地,创建自己的幸福之家。

我通过实践了解到,作物不同,翻地的深度也不同,播种、浇水需留多大的坑,水才能不流失,如何除杂草等。

看到自己种出的幼苗,别提多惊喜了,就像新入职的我们,在不断吸收知识、磨练技艺茁壮地成长。

工作教会我很多东西,小到生活日常,大到人生哲理。

出门在外,父母总是告诫我,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只有端正态度,才能做成事。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我都会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我为增效献一计”

扬子石化员工立足岗位、紧贴市场,寻找效益“出血点”,通过“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加以改进,对好经验、好做法定期组织评选,在固化降本创效成功实践的同时,充分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和表彰,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图为9月2日该公司制苯装置员工现场调整优化生产。(李树鹏 裴军)

人工岛飞行救援

8月28日晚20时30分,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南堡4号人工岛一岛上人员突发疾病,情况危急。

冀东油田紧急启动人工岛救援预案,决定采用直升机紧急救援。

22时56分,接到直升机接机指令后,南堡四号人工岛驻岛员工仔细检查停机坪泛光灯、障碍灯、边界灯及消防泵、灭火器,接机工作一切准备就绪。

8月29日0时43分,救援直升机降落到4号人工岛上,驻岛员工协助直升机工作人员将病人护送上直升机。

1时16分,直升机到达天津塘沽机场,早已等候的救护车接上病人后疾驰医院。

凌晨5时,病人完成手术,目前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后期观察。(杨军 温建筑)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346期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