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用树根做大公鸡栩栩如生 捡易拉罐将其变成雄鹰、公牛

林区管护员董钦奎:“每件作品,都浸润着我对林区的爱”

来源:生活报
2024-08-12 10:44

原标题:用树根做大公鸡栩栩如生 捡易拉罐将其变成雄鹰、公牛(引题)

林区管护员董钦奎:“每件作品,都浸润着我对林区的爱”(主题)

生活报记者 刘维娜

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鹰,展开双翅,嘴巴微微张开的同时扭头看着脚下的树枝,只见它的羽毛根根分明,眼睛炯炯有神……这幅名为《大展宏图》的“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雄鹰展翅的画面。但走近了你会发现,这竟然不是一幅画,而是用易拉罐拼贴做出来的。它的作者,就是今年51岁的图强林业局长青林场的一名管护员董钦奎。易拉罐在他手里,通过磨、划、压、刻等工艺,可以是蓄势待发的公牛,也可以是含羞待放的花朵,亦或是参悟人生的“舍得”二字……

年轻时的董钦奎就喜欢画画,因为从事林业相关的工作,他开始研究根艺,后来又创作了桦树皮画,作为一名管护员,在工作中他捡了大量的易拉罐,便想办法变废为宝把它们变成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董钦奎直言,作为一名林业人,他只想人人爱护环境,喜爱美丽的林场。

因一个漂亮的树根 开始了创作之路

董钦奎年轻时是图强林业局贮木场的一名装卸工,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他,20岁时在一次上山途中,因一个漂亮的树根驻足,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树根特别漂亮,根本没想用它做什么,我就把它抱回家了。”董钦奎说:“回家后我就天天琢磨它,后来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它像一只大公鸡。”说干就干,董钦奎马上研究如何把树根做成一只可观赏的公鸡。

“为了做好它,我开始琢磨,没事就去书店看书,再总结经验,首先晾干,然后打磨,最后再上油。”所有的工序都了解后,第一次做根艺的董钦奎还是有很多失误,“打磨的时候太狠了,很多纹理其实可以做羽毛,但让我磨没了。还有上油,我就只上了一遍木蜡油,不够光滑也不够亮,后来才知道,人家做这些要上三遍油,底漆、木蜡油和亮油。”

这些对董钦奎来说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眼睛的雕刻。“当时整个公鸡的身子都弄完了,眼睛一直空着,因为我拿捏不准,家里养鸡,我就天天观察鸡的眼睛,然后拿木板练习。”董钦奎说,他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在木板上刻了一百多双眼睛才满意。一年时间,董钦奎一边摸索一边练习一边做出了第一只大公鸡。当看到完整的大公鸡被雕刻出来后,董钦奎十分激动,他的父母和朋友也都夸赞他做得精美。

“男子汉不管干啥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不管成功与否,一定要坚持。”董钦奎的父亲看到做成的公鸡后,说了这句话。“从那以后,父亲无论去哪,只要看到好看的树根或木头疙瘩都往家抱,让我练习,也是父亲给我的支持,我才能一直研究下去。”

创作上遇到瓶颈期 便自费学习工笔画

得到身边人认可后,董钦奎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可在他30岁的时候,他却有些力不从心了。“我从小没系统学过画画,只是一个爱好,时间一长,在创作上感觉到了瓶颈期,那时候我就知道该去学习,充实自己了。”于是,董钦奎请了长假来到哈尔滨,自费学习工笔画。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已经可以熟练地掌握工笔画技巧,对绘制动物也更加得心应手。

回家后的董钦奎不再满足于做根艺,他受到软木画的启发又研究起了更细致的桦树皮画。“我是看农业节目的时候,看到了软木画,发现软木和桦树皮的硬度差不多,所以我就想,我是不是也可以用桦树皮来作画。”有了想法后,董钦奎就开始着手研究。他用桦树皮剪出鸟的羽毛,然后再一点点粘上去,“工笔画里有一个撕毛,我就把它转化成剪桦树皮,先把羽毛的大体形状剪出来,然后再一根根剪羽毛,这样动物毛皮的立体感才能出来。”

桦树皮画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创作过程,董钦奎告诉记者,他曾做了一个老虎,长2米,宽1.5米,用了整整一年才完成。“这么多年,通过创作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性格的改变,原来我是一个性格特别急躁的人,还易怒。通过这些年的创作、研究,我的性格慢慢地变得随和,而且特别有耐心。”董钦奎笑着说,比起营收或荣誉,他觉得性格的改变是他最大的收获。

变废为宝 用易拉罐进行新创作

茂密的树林里,伴随着虫鸣声,董钦奎一个人漫步在林间。和其他管护员一样,董钦奎每天要在林地里巡逻,但他还有项特别的任务,那就是巡逻时拿一个编织袋,用来装他创作的原料——易拉罐。

5年前,董钦奎成为了图强林业局长青林场的一名管护员,他的日常工作也变成防火护林。“工作改变后,我知道了更多的环保知识,管护人员有一项工作就是清理森林垃圾。有一次,我巡逻的时候捡了100多个易拉罐。”这件事让董钦奎很震惊,同时也给了他新的想法,“当时正好有个易拉罐被车压了,而且被散落的石头硌出一个小包,看见那个图案就觉得挺神奇的,于是就拿回去研究了。”刚开始,董钦奎用硬的笔管来刻,发现不行,他又找来胶皮垫上,发现刻出来的纹路刚刚好。于是,董钦奎又开始琢磨用易拉罐创作。

在网上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后,董钦奎开始自己研究。“网上教的那些不够精细,我就把根艺和桦树皮画的一些技巧用上了,甚至工具都是摸索中自己制作的,这样刻画出来的‘画’更加流畅没有压痕。”

董钦奎有一本笔记本,上面都是他试错的记录,“圆珠笔管刻有划痕,铁棍刻容易破坏,铁珠刻相对流畅无划痕……”随着不断地试错和钻研,董钦奎的作品越来越精美成熟,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2022年和2023年,董钦奎的作品分别在大兴安岭第六届工艺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大兴安岭第七届工艺品暨旅游纪念品大赛荣获优秀奖。

从用林区天然的材料创作到用易拉罐创作,董钦奎的作品一直围绕着自己的家乡林区。多年来,董钦奎带过徒弟也通过直播讲过课,但他最想做的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宣传环保和家乡美丽的林区,“我的作品表达着我对林区的热爱,现在,我一直在研究如何在作品里体现出林区的美丽,以及怎么宣传林区防火、环保等相关知识。我想把这些东西以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让大家能和我一样爱护环境,爱上我们美丽的林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