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王素花:一日绣娘终身热爱
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延超
“活到老,绣到老!”这是汴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王素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她从小喜欢绣花,22岁进入开封汴绣厂,如今已满头白发,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项“针指文化”,也让汴绣成为开封驰名中外的亮丽名片。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加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王素花,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汴绣,但是对王素花来说,这条路没有止境。“别人做不到的,我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要做到最好。作为非遗传承人,这个称号决定了我们作为传承人的本分和职业,一个人的技术能代代相传、永不失传,这叫传承。”无论是默默无闻的刺绣女红,还是远近闻名的汴绣大师,王素花始终怀揣着对汴绣的一腔热爱,不忘心之所向,不忘梦之所往。
“我也没有干出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是捏针穿线,都快90岁了,虽然眼睛不好,穿针也穿得不快,但还得继续干,必须干!”接受采访时,王素花言语朴实却坚定,眼中仍光芒依旧,热爱不减。
1959年,她创作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刺绣,代表河南省向国庆10周年献礼;1959年10月1日,她应邀出席了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0年,王素花退休,然而肩上的担子却没放下,汴绣的传承与发展依旧任重道远。她说:“我人退休了,但是我的思想还不能退休,我的手也不能退休。”于是,退休后的王素花白手起家,先从培养自己的家人做起,带着儿女、儿媳全家一起学刺绣。
“老祖宗留下的刺绣技艺,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继承、发展、创新,要让更多的人学会汴绣,把汴绣的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退休后的王素花开始一心致力于汴绣传承。为此,她开办了刺绣厂和刺绣技术培训学校,并且把招生对象定位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女孩和城市下岗女工,包吃包住,免费培训,将自己毕生积累的汴绣理论知识和刺绣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
为培养绣工,王素花奔走在各个贫困的县城、乡村,亲自招收徒弟,手把手教授技艺。王素花说:“我也是穷过苦过的,在那些贫困的地方,女性工作很少,我把绣花赚的钱,再投入到盖房上,盖好房子有地方了,我要把更多的女性招进来,我会汴绣,我要让更多的女性也能学会汴绣。顺应当前的形势,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不能喊口号,我得做点实事。”
众人拾柴火焰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汴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汴绣,汴绣在开封火了起来,也持续“烧”向全国。
除了传授技艺、创办工厂,在传承汴绣技艺的同时,王素花还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让她们通过学习汴绣技艺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现在,她依旧说:“作为传承人,我要教更多的学生,把汴绣传承下去。传承,一个是理论的讲解,一个是手把手的传授,不管穷富,不管远近,只要是来找我学艺,我都手把手地教给她们。”30年来,王素花培养了几千名绣工,在汴绣行业均有一番成就。
对于王素花来说,刺绣就是生命,对于汴绣以后的发展,她满怀信心,眼中闪耀着光芒。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