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出的历史逻辑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8-05 13:48

原标题: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出的历史逻辑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提供了思想指南、确立了行动纲领。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承载着中华民族旧邦新命、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历史责任,体现了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志向。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提出,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的鲜明特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承了中华民族素有的文化自信,表达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意志。自信与自觉紧密联系。一个缺乏自信的民族不可能有自觉,缺乏自觉也就不可能有自信。文化自觉表现为思想醒悟,反映的是一个民族从文化层面对自我的认识。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具有充足的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的科学武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文化历史延绵的独特优势、文化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战略谋划。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所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跟世界潮流,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坚持文化发展的科学理念,选择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拥抱文化发展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回应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改善后日益增长的丰富精神世界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建设的水平受到物质基础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必然产生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这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人民努力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并在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为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提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添了动力。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激发了中华民族在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后再创文化新辉煌的巨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经历,使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苦痛,也因此而深深懂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逻辑。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只有把创新动能充分激发出来,中华民族才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中国人民拥有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智慧在世界历史中十分亮眼,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在历史上得到充分彰显。近代历史上的不幸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但不可能扼杀中国人民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新,把人民群众创造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动能充分激发起来,构成一部不懈奋斗的生动历史画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提出,激发了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新动能,指明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表明中国人民在文化建设上是能够有大创造大作为的,中华民族在文明创造创新上是能够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适应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交往,与世界的联系受到很大的局限。经过努力抗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我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开始在国际上名正言顺地发挥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多轮艰辛的谈判,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个被喻为“经济联合国”的组织分量很重,能否成为其成员是衡量一国是否负责任地加入国际社会、该国经济是否与世界经济衔接的重要尺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速了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巨大贡献。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呈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前进姿态,推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现代中国文化富有吸引力,对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具有重大意义。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中华文化辉煌历史,昭示了中国为世界作更多更大贡献的志向。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需要各国人民共同进行奋斗,人类文明发展需要世界各民族共同作贡献。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因为落后而挨打,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国人民在这样的处境中煎熬,在外国侵略者面前没有尊严、没有底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发愤图强、艰苦创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在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之后,在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军号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擘画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明前景,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出路线图和任务书,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

齐卫平,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