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杨士中:四次“跨界”转行,皆因国家所需

来源:科技日报
2024-08-05 11:51

原标题:

杨士中:四次“跨界”转行,皆因国家所需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每天,当一辆捷达轿车平稳停到重庆大学A区主教学楼前时,路过的师生们都知道,杨士中院士来上班了。

从电机研究到计算机研发,再到人造卫星技术的突破,如今已86岁高龄的杨士中仍坚持每天工作,带领团队攻关空间太阳能电站关键技术。这辆陪伴他20多年的老捷达轿车,已是师生们眼中熟悉的风景。

在主教学楼旁,一栋圆形的二层小楼即将竣工。楼顶上安装了杨士中院士团队验证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的设备。

“空间太阳能电站发电效率比地球高十几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满足人类清洁能源的需要。”杨士中解释道,地球上水电、火电等资源有限,而当下太阳能的利用率也不高,因为太阳能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衰减了很多。但在距离地面3.6万公里的太空中,太阳能却非常充裕。

能否在太空中建立一个太阳能电站,将空间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到地面的电力系统?杨士中告诉记者:“这不是科幻,英美等国早已开始研究,我们不能落后于人。”

2013年,杨士中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联名建议,加强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关键技术攻关。这10年间,针对解决空间太阳能电站远距离无线传输难题的科研探索,杨士中一刻都没有停止。他带领团队对微波功率传输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分散—独立—汇聚”方案,助力中国领先完成验证进入工程化阶段。

其实,研究空间太阳能电站已经是杨士中的第四次“跨界”。怀揣“科技报国”的理想,在杨士中的科研生涯中,他频繁地“跨界”,生动诠释着“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的铮铮誓言。

杨士中的第一次“跨界”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0年4月,他入职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面对国家发展计算机工业的需要,杨士中毫不犹豫地从电机转行到计算机研发领域。他先后参与了功勋计算机——109计算机的研发,还研制出晶体管雷达数据处理计算机,并于1965年负责筹建了西南地区第一个晶体管电路实验室。

由于在计算机领域的突出表现,杨士中又开始了第二次“跨界”转行——成为国家人造卫星的首批研发人员。他发明的重心频率理论,解决了相干通信及精密跟踪系统中频率截获问题,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他牵头攻关的“卫星传输型CCD电视遥感技术”,荣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杨士中的第三次“跨界”转行是在1985年,那年他回到母校重庆大学任教。在此后30多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中,他热衷于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学生们分享,并教导大家要勤学业、爱国家,尽自己之所能满足国家之所需。

为了鼓励支持重庆大学测控与微波功率传输学科发展,不讲究吃穿、一生俭朴的杨士中,在2023年向学校先期捐赠50万元,设立“杨士中院士科教发展基金”。他说:“只要是踏踏实实做科研、搞创新,满足国家所需的事,都支持!”

人物简介 杨士中,重庆人,1937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通信、测控与遥感信息传输专家。他在卫星通信、遥感、飞行器测控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

(图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小龙制作)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