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力”同向 坚持以人为本》

——航空工业强度所构建特色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3-12-27 15:17

报送单位: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企业而言,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动的统帅,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航空工业强度研究所(以下简称“强度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的飞机强度研究、验证与鉴定中心。自1965年建所以来,强度所广大干部员工上下一心,踔厉奋斗,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及国防武器装备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强度所传承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聚焦“四力”同向,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特色航空文化,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研究背景

人是企业的核心要素,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占据主体地位,企业文化对广大员工的行为既有强制性的指导作用,又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则是实现文化落地的重要因素。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以关注员工为基础,随着企业的发展守正创新,成为促进企业稳步发展的蓬勃力量。

(一)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管好人、用好人是一门管理艺术,也是企业管理永恒不变的话题,了解人的需求是做好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著名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各种需要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时,其身心才能处于比较健康和积极的状态,会自发的发掘潜力,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和理想付诸辛勤的努力,从而实现人生理想。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和关注员工处于需要层次的哪一个层级,制定出匹配的机制体系来满足员工需要,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潜能的发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是企业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是经营业绩的提升,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员工价值的实现和全面自由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把人放到首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马克思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直接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体现了以现实生活为支点向人靠近的思维方式,其核心和最终目的都是人,即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尊重人的特质和本质,满足人不同层次的合理需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实践证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更好的统一员工的价值观,让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实现人企共赢的重要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角度,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营造人企共赢的和谐局面。建所50多年来,强度所作为航空工业基础科研院所,始终把强度技术发展和员工的成长发展紧密融合。近年来,随着科研技术多元化发展,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强度所的快速发展,也呈现出科研生产任务重、时间紧、风险高、压力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更好缓解各种压力,稳定员工队伍,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是强度所面临的一大课题。经过实践,强度所探索构建“以人为本”的航空文化,引领员工守初心、担使命,凝心聚力,实现“人企共赢”取得良好效果。

(四)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核心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用之作指导的,基业可达几百年,凡是摈弃这套文化传统的,风骚也就三五年。强度所在集团文化和研究院文化的统领下,建立具有强度所特色的“强文化”体系。“强文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采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方法,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道德核心。其一为“儒道做人”,引导员工养成对企业忠,对长辈孝,对他人仁,对社会礼,对同仁义的良好素养,为倡导航空报国精神培育理想的土壤和环境。其二为“狼道做事”,在机构改革、型号研制和人才管理上进行大胆创新和尝试,为个人成长成才铺就职业通道。同时,走强强联合、合并重组的管理道路,达到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富、共同发展的理想。

二、探索实践

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战略目标的策划与实施,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科研生产的开展与推动等都要通过人来操作和实践。企业管理不论是制度管理、人本管理还是文化管理中的任何层面,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决定着企业管理的成效。

国有企业的优势是员工工资待遇稳定,大部分员工有住房,有很多人从父辈起就在这个单位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其短板则经营效率平稳,工资待遇差别小,造成多数员工缺少工作激情,责任心淡薄,容易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一股阻滞力量。因此,了解员工需求,“对症下药”是做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强度所自创建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强度试验和研究任务,多次完成“急、重、险、难”的项目,经历过创业的艰苦、搬迁的困难、改革的艰辛,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后,员工的需求逐渐从基本的生存需求向更高级需求演进,因此,文化建设以员工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改进工作重点和方法,逐步形成“四力”文化建设模式:

(一)坚守“航空报国”初心,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动力

一是构筑“强”文化认同,实现个人理想与强度所的同步发展。“强”文化核心理念体现了强度所的核心价值,“四者”使命诠释了强度所存在的社会价值,从保家卫国的高度承接儒家思想的“忠”,助推员工树立“航空报国”的大志。愿景则高瞻远瞩,绘制强度所发展蓝图,让员工树立奋斗信心,憧憬美好希望,从而焕发工作自信。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了思路和实施规划,坚定了员工对强度所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希冀,从而把个人的小理想同强度所的大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因此,员工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因事业心、使命感、自信心的强化而得到提升和加强。

二是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形成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强度所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完善员工培训中心、文化体育场所、阅览室、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加强信息传播载体建设,注重利用网络等新型传媒,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图片等形式,提供有效展示强度所理念的文化产品。加强对舆论宣传、公共关系的研究和策划,通过选择社会有效传播载体,传播文化舆论正能量,在浓郁的航空文化氛围中熏陶引导员工热爱航空、献身航空。

三是选树典型传播有道,树立航空人的自豪感自信心。通过航史学习、开展吴大观、罗阳、顾诵芬等航空楷模的宣贯,了解航空事业的辉煌历程及航空人前赴后继的光辉事迹,激励员工为航空事业奋发的信心和勇气。每年组织开展所级先进工作者、创新团队及个人的评选活动,以创建青年文明号、劳动竞赛岗、党员突击队等形式,挖掘企业发展中的先进典型,以案例的形式编辑成书籍或手册,或制成视频宣传片,打造典型,树立标杆,多角度引导激励员工为航空事业不懈奋斗。

(二)注重提升实践能力,淬炼奋进新征程的毅力

一是建立专项“基础文化”,精准融合发展实践,培育员工成长成才的文化土壤。基础文化中,强度所构建的发展观、创新观和人才观,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宽容失败,用“人人都可以成才”激励员工奋发有为的斗志,为员工创造大有作为的机会,并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让员工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从文化层面为员工创造成才的宽松氛围,搭建多渠道成才的平台,全面提升员工成长成才的决心和毅力。

二是开展多项文体活动,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员工干事创业的强健体魄。强度所建立全员运动会机制,定期举办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并组建排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等运动队,承办上级气排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鼓励并组织员工参加各类体育锻炼。修建健身房、健身步道等,为员工提供各种健身平台,在休闲及各类文体活动中,锻炼和提升员工身体素养和意志力。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提高心理素质,培育员工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强度所根据员工需求,结合工作实际,分类分批定期举办各类健康讲座,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咨询,并邀请专家进行心脑血管病防治、亚健康病防治及女性健康知识等健康讲座,多渠道培育员工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营造高品位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构建成长成才机制,锻造奋进新征程的能力

一是构筑职业通道,引领人才成长。强度所致力于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平台,提升人才聚集度和承载力。根据岗位类型,构建了技术、管理、技能人员岗位层级,充分考虑人才的成长周期及拔尖人才的特殊需求,权责对应,成长路径清晰,畅通了各类人才的职业生涯,明确每一名员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打造技术专家体系,理顺各层级专家之间的承接对应关系,加强专家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技术发展情况及人才队伍成长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建平台、以平台兴人才”融合发展、驰而不息,全面提升人才成长成效。

二是加强培训学习,夯实能力素质。强度所制定并深入实施卓越人才计划,支持骨干人员进行学历提升,重点培养国际化人才,选送优秀人才攻读海外博士学位或访问学者,选送优秀人员攻读国内知名高校博士学位。聚焦核心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线,构建了“1234”强度大讲堂模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人才创新能力;根据岗位需求特性,定制化培训,积极选派骨干人员参加高水平专业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管理知识。通过深化人才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多维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是重视实践锻炼,提升能力水平。强度所注重人才实践锻炼,从科研任务上压担子、从团队配备上搭台子、从岗位晋升上铺路子。搭建项目平台、打造一流环境,以重大型号研制任务为牵引,让核心技术人员及潜能人员在项目中扎实历练、墩苗壮骨。充分依托强度所“一体两翼”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拓展创新平台,成立领先创新力发展中心,建立容错机制,重点培育青年科技人才,以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发布实验室航空基金项目,设立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所级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通过多途径历练,青年技术人才在航空事业发展中快速成长。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激发奋进新征程的活力

一是着力开展专项文化活动,凝心聚力。针对多项重点型号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形势,为确保型号任务按时优质地完成,强度所在优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型号任务特点,推出“报国·航空、责任·航空、创新·航空、风采·航空”等多个特色专项文化系列活动,加强提前策划和部署,适时督促落实,熏陶引导员工的思想行为。这些特色文化活动,虽有不同侧重点,但强调使命、责任、规矩、担当、活力、激情是不变的主旋律,形成了强度所独有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二是着力建设多种活动载体,营造氛围。通过传统媒介和现代宣传平台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看板管理”,“文化墙”等有效展示“强”文化的窗口建设。重视对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引导,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

三是着力开展多项文化活动,活跃生活。通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唱红歌、合唱比赛、才艺展示、书画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广泛参与,展现自我,释放活力。为员工发放读书卡,举办“书香·航空”“五一放歌”“9·21就爱你”等专项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活跃员工文化生活,培养高雅情趣,提升思想素养。

三、取得成效

1.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

作为基础性研究所,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也阻挡不住强度所航空报国的脚步,这与“强”文化的融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强”文化特质又得益于科研生产一线,可谓“从一线中来,又到一线中去”,强度所用热血和智慧浇铸着强度魂,也用汗水和激情打造着“强度梦”,广大干部员工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确保了任务节点,为型号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2.亲和力和向心力有效增强

近几年,“强”文化成为干部员工在科研生产中的重要指导,他们团结一致,以航空为本,积极践行强军首责,主动作为,组建先锋队,成立突击队,提升试验能力,打造精品工程,有力支撑国家重大装备研制,助推了民机产业发展;瞄准前沿,构建体系,前伸后延,拓宽强度研究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还通过强化主营勇拓市场,构建“三融三通”技术产业生态链,创建产业发展品牌和后勤保障品牌,筑牢强度发展根基,推动强度所稳步快速发展。

3.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

在“强”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强度所牢记使命,在“大强度、新强度、数字强度”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在型号攻坚中后墙不倒,拼搏创新,屡立新功,实现了两大跨越,填补国内多项试验空白,构建起积木式验证体系和“一体两翼”技术创新体系,营造了良好创新生态和氛围,科研成果和所做贡献赢得行业内外的高度认可。

4.行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强”文化的引领下,强度所以“打造国际领先的飞行器强度研究与鉴定中心”的愿景为牵引,聚集主责主业,紧抓机遇,直面挑战,锐意改革,持续创新,倾力打造卓越竞争力和领先创新力,突破了以全机落震、气候环境、全机虚拟实验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技术,是强度试验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实现“大所、强所、富所”的发展目标,稳固和提升了强度所的行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强度所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增强形象,对内可以凝聚人心。多年来,强度所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航空文化——“强”文化,以实现文化引领力、管控力、支撑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等“五力”提升为目标牵引,找差距、找不足,守正创新,持续改进,促进“传承与创新”“统筹与协同”“共性与特色”“领导与员工”的科学辩证统一,通过“四力”的探索与实践,培养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建成了一套“强而有度、久久为功”的“强文化”体系,为强度所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磅礴伟力,在新时代航空强国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