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研强将”到“市场尖兵”》

——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机载技术组

2023-11-13 10:12

报送单位: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作者:张明硕 杨静

早上六点,红牛喝完了,浓茶也变淡了,两组人相视一笑,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一组人奔赴试验场地,一组人赶到投标现场。这样的场景,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机载技术组已经屡见不鲜。

作为天线罩领域的主力军,他们潜心科研、突破极限,用卓越产品护佑飞行器、舰船艇巡航定向;作为市场开拓的新力量,他们放眼全国、主动出击,用青年肩膀扛起2.2亿元横向订单的重量,先后荣获三院“十佳班组”、三院横向市场开发专项奖励、成本工程专项奖等多项荣誉。

图片1

苦练内功,跳出“舒适圈”

时间的航标回到2012年。当时的机载技术组还叫研发组,组内汇集了部门的骨干技术力量,主要从事院内预研型号的研发工作。但随着院内中低温领域型号枯竭,这支“精锐部队”即将面临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的不利境地。

图片2

“眼看型号研制任务要没了,决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背水一战、找到出路!”时任第二技术部横向任务主管领导李南带领团队摒弃“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主动跳出 “舒适圈”,向着航空、船舶、电子等领域开拓新市场、寻找新方向。

“我入职的第一年就深刻体会到了竞争的残酷。当时我带着团队近半年来的努力踌躇满志地前往成都,参加某新领域产品竞标,却因产品性能测试结果比竞争对手低了0.01铩羽而归。这样的结果给整个班组带了不小的冲击。”回忆过往失败的经历,90后技术人员唐培毅仍然记忆犹新。从成都回来,班组成员都憋着一股劲,没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怎样能在残酷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呢!

技术实力从哪来?学习!在班组长卢忠远的带领下,一群学材料或化学出身的组员开启了“跨领域学习”的热潮——有人钻研UG、CATIA等三维软件、有人攻克结构分析和载荷校准、有人学习航空、船舶领域的各项标准。那段时间里,他们白天忙着各自的预研项目和工艺攻关任务;晚上就挑灯夜战,瞄准各自的领域持续“充电”。班组技术人员徐亮回忆道:“我们专门建了个学习交流群,大家每天都在里面交流学习成果,讨论问题困惑,氛围那叫一个团结。”几年下来,班组每一个成员的抽屉里,都攒下了好几本厚厚的学习笔记。

挑战“巨人”,拓宽横向市场

持续数年的学习、研发、攻关、应用验证,班组的技术能力和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天线罩产品也在航空领域打开了市场。然而班组开拓市场的步履仍不停歇,又吹响了进军船舶领域的号角。

图片3

为此,班组内成立党员突击队,积极同国内各个舰载电子体系配套单位进行接洽,展现能力、表达意愿。千余个日夜的奔波,十余个城市的行程,记录了班组市场开拓的铿锵脚步。

终于,机会来了!某用户将某订单研制任务交给了他们和行业内的另一竞争单位,将以进度、刚度、轻量化、低成本4个指标加权评选出最终的供方。

该产品尺寸较大,载荷、电性能、重量等多耦合因素互相制约,外加船载设备密封、吊装等特殊要求,技术指标极难满足,研制周期仅有短短四个月。而竞争对手不仅拥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此前还成功向该用户供应过多型天线罩制品,对于班组来讲,是“巨人”般的存在。

“没事,我们一定能行”“这个方案还可以再改改”“我们再加加班,把进度再赶赶”……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现实,班组成员将互相鼓舞、互相扶持,决心与“巨人”掰掰手腕。在随后的四个月时间里,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结构仿真、方案设计、工装设计、生产计划、质量控制、外协控制等各项工作中去,无数次小型工艺试验件生产和测试,无数回方案迭代和工艺设备调整,无数个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日夜。最终,在载荷试验节点前3天,班组将首件产品送达试验场地。

载荷试验结果显示,产品与竞方相比,刚度方面提升25%,单件生产周期缩短20%,价格上也更优惠,得到了用户方的充分认可,成为了该项目的唯一供方。这一任务的告捷,让他们迅速在船舶领域内打响了知名度,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的售后服务,订单纷至沓来。

过去十年,这支年轻团队经历了坎坷的爬坡阶段,也冲破了艰难的瓶颈时期,先后攻克电磁超材料、多功能蒙皮材料、电磁参数调控材料等新材料应用技术;在舰载机、运输机、潜艇、民航客机领域均取得重大项目突破,多型号天线罩进入持续稳定供货阶段;2021年横向合同额1.4亿、2022年横向合同额接近2.2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新的十年,机载技术组将始终牢记“科技强军 航天报国”的光荣使命,立足航天,着眼全国,为更多领域贡献航天智慧、航天方案、航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