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为建好用好服务阵地出谋划策——

把服务送到职工身边,送到心坎上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3-10-12 17:22

原标题:代表为建好用好服务阵地出谋划策——(引题)

把服务送到职工身边,送到心坎上(主题)

工人日报客户端北京10月12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裴龙翔 李娜 刘旭

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积极推进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加强和规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

怎样建好用好服务阵地,让职工“找得到、愿意去”,感受到工会就在身边?与会代表分享经验,各抒己见。

让灵活就业群体处处能进“家门”

在会场讨论的间隙里,江苏省盐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玉新,还不忘拉住江苏省代表团里的灵活就业人员,向他们讨教爱心驿站的改进方向。布局怎样才能更合理,服务项目是否需要增加,评价标准如何再优化……他边提问边交流,仔细地记下对方的回答。

在盐城市区,不必费心寻找就能遇见一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用手机的地图软件就能查到,市区内部分站点已经基本实现10分钟内步行可达。”王玉新代表表示,盐城全市已建成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454家,实现了15分钟内服务圈交叉覆盖。“今年9月,10位户外劳动者被聘用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运行情况观察员,他们将负责观察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的运行情况,倾听、记录并定期反馈户外劳动者的意见建议。”

“‘小哥’们时间宝贵,期待更多服务功能可以集成在服务站里,甚至是‘一站式’解决他们的需求。”近日会场里的一段交流,引起了上海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倪倩代表的共鸣。

“浦东工会按照‘六有’标准实现复合多能,目前全区已建成职工户外驿站370个。”她以陆家嘴的一处爱心接力站为例,讲解了服务站里的功能,“不仅可以歇脚热饭、洗衣洗浴、电瓶车能充电换电,还有定期的按摩和健康检查。”

倪倩代表说新区工会很重要的心得就是,让接力站成为爱心企业、志愿服务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方暖意的汇集点,小哥也能在这里找到回馈社区的途径。

服务阵地做优做强创新发展

“越是在工作环境偏僻,享受各类服务不便利的时间和地点,工会阵地的作用越是凸显,越是能让职工群众感受到贴心和温暖。”对服务阵地建设,海南省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工会副主席曹爱萍代表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源自工作时的亲身感受。

她说,曾经有职工为了查阅资料只能去离机场15公里之外的图书馆,如今机场内建起了近万平方米的职工之家,职工有了丰富业余生活的“新驿站”,强化思想淬炼的“新家园”,提升自身素质的“新课堂”。“当前职工对业余生活的要求不断走高,工会应及时把握趋势,主动作为。”

“仅今年上半年,宁波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就收到职工感谢锦旗4面。”浙江省宁波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强代表表示,锦旗的背后,是服务中心坚持化解矛盾有温度、源头预防有速度、法律宣传有广度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该服务中心在年初被全总确定为第二批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后,首批已开展6个“服务职工基地”孵化培育工作,在甬工惠平台策划上线优享活动114场,为255家单位配置福利1408万元。“未来我们将加快工会数字化建设,与市级相关部门和省总工会积极推进项目落地。”陈强代表说。

“运行仅3个月,‘春城职工心理减压赋能服务中心’通过线上服务职工11000余人次,通过场馆服务职工约5000人次。”云南省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市总工会主席李开德代表介绍了昆明市总以前沿技术创新服务职工的种种努力。

李开德代表表示,昆明市总从减压赋能的现代化心理服务入手,打造了一个智慧型的枢纽基地。“目前,昆明市职工心理服务矩阵已初步形成,已建成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4个,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室)25个,基本建成市、县区、镇街三级职工减压赋能服务体系。”

打造24小时在线的“娘家”

“当前,移动网络已经成为职工获取信息、享有服务的首选途径。我们坚持职工在哪里,工会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职工的需求有哪些新变化,服务项目就拓展到哪些新领域。”中共辽宁省大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徐广湘表示,大连工会已初步形成“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小程序”的网上工作体系,加快了服务职工数智化、便捷化进程。

“工会的服务不仅要温暖贴心,还要在时效性上下功夫,让‘生物钟’围着职工转。”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杜文代表介绍,“如何让户外劳动者在有需求时能第一时间享受到工会的暖心服务,这项工作我们已经探索了近10年。”

如今,在成都的部分区县,快递和外卖小哥可以通过扫码扫脸享受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一些驿站周边还专门为小哥增设了电瓶车充换电设施。杜文代表表示,近年来,成都针对户外劳动者行业面广、流动性大、属地模糊等特点,整体规划部署建设方案。同时积极创新服务内容,探索线上线下服务新模式,增设电子阅读、心理咨询等服务内容。

责任编辑:杜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