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会:勇立潮头敢为先 奋楫扬帆谱新篇

来源:中工网
2023-10-08 13:21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乐章,在不懈奋进中奏响。

五年来,上海工会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各项工会事业全面推进,并在劳动争议解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等方面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创新性、领先性的经验和模式,“为全国工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以有力有效的思想引领

奏响“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

五年来,上海工会不断创新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园区、进楼宇、进单位、进班组、进工地,有力坚定了职工群众的信仰信念信心。

——赓续上海工运红色血脉

上海工会不断推动红色工运遗传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发掘宣传工程”被纳入市委“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对93处工运历史遗址进行史料整理和开发利用;开展百万职工红色文化寻访,将职工课堂开进红色场馆;联合长三角工会共同推出一张“长三角地区红色工运场馆地图”,整合上海16家红色工运场馆,推出10条“红色工运寻访主题线路”,为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增添“红”的底色。

——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闪耀申城

上海市总工会始终坚持发挥劳模先进示范作用,成立“百名劳模讲党史”宣讲团,并在职工中广泛传播。上海劳动模范风采展馆、上海工匠馆,如今已成为申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坐标,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省市、各产业工会的职工群众近百万人次。通过电台节目、电视纪录片和媒体报道,持续讲好职工故事、劳模故事,弘扬劳模精神。

为使劳模服务辐射更多人群,持续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百名劳模工匠服务千家企业和校园活动;连续三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开展“跟着劳模做志愿服务日”主题活动,并在学雷锋日,组织劳模们走上街头为市民提供志愿服务。

——打响沪上“工”字文化品牌

市总工会致力打造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积极推动全市工人文化宫回归公益、转型发展,公益乐学项目将免费课程服务配送给全市职工,文化直通车让职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之美;目前上海市有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391家,上海示范点110家,职工阅读氛围日益浓厚;运用互联网思维让群众性文化活动惠及更广,创设上海职工直播课堂;连续8年举办职工文化网络大赛,今年更首度推出上海职工文化季,8个市级活动、101个子项目,给全市职工带来一场零门槛、全免费的文化大餐。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暨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落槌启动。展翔 

夯实高质量发展

产业工人队伍人才基础

在五年产改工作全国考核中,上海获评优秀,工作成效得到全总和上海市委的充分肯定。

——牵手多部门设计和落实制度方案

201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上海产改的序幕。

随后,上海针对提升产业工人政治地位、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产业工人评价培养和使用机制、优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公共服务等方面,携手人社、教委等多个部门,不断出台细化措施方案,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在全国率先建立劳模学院、工匠学院,并在临港新片区等成立分院,基本形成了由“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竞赛晋级、等级认定、技术创新、激励表彰”等重要环节构成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推进校企合作,促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面对接。

——“上海师傅”受人追捧现象再度回归

从技能提升到收入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上海电气集团将“收入增加向贡献突出的高技能工人倾斜”条款写入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上汽集团将荣获国家、上海市等荣誉的高技能人才纳入激励奖励范围,嘉定区将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纳入全区人才计划范畴。

在航天、宝武、江南造船等,“新八级工”制度落地落实。此外,随着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产业工人关心关注的住房保障、交通出行和教育医疗等问题也在逐一破题。

伴随改革的纵深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上海产业工人正朝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迈进。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实施“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目前已累计选树上海工匠683名,地区、行业工匠2500余名。这些工匠们在服务中心大局上走在前列,在创新创造上走在前列。

新时代竞赛“传家宝”

跑出建功立业“加速度”

五年来,上海市总工会根据国家重大战略、市全年工作重点,为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划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的竞赛格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参赛职工近1400万人次。

——锚定重点贡献工会力量

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是上海在开展竞赛中的鲜明特色。“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建设、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立功竞赛等6个上海的竞赛项目被全总列为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

同时,各级工会开展的加快科创中心建设主题立功竞赛,聚焦三大产业,围绕国产大型邮轮、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等,为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岗位创新实践、科创新成果产业化等贡献智慧。

——为职工掌握更多“金刚钻”搭建更广阔舞台

上海工会把竞赛活动与职工培训、技能等级认定、技能提升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竞赛持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水平。

市总工会组织万名选手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联合市人社局、市教委、市卫计委、市水务局、市食药监局等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探索劳动竞赛与培训、技能等级晋升相结合的联动模式;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

不仅如此,面向新领域、新业态特点,竞赛的项目设计、参赛形式和覆盖范围不断开拓。家政、快递、物流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登上竞赛舞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带领竞赛迈上新台阶。

——竞赛为媒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

自2019年首届中国长三角地区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启动以来,围绕数字赋能、绿色发展、智能交通、大数据行业、纺织行业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在长三角形成燎原之势。近年来,通过竞赛为媒,长三角区域工会之间的合作更是实现了由单项合作到多元联动的转变。

用心用情维权服务

实现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焦职工劳动权益、生活冷暖,上海工会建机制、创模式、育品牌。五年来,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维权服务网络越织越密,工会热度也辐射到更多职工群体中。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纠纷,上海市总工会稳步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推动国有企业集团普遍将职代会制度纳入企业章程,多级职代会制度进一步健全;提高外资企业职代会建制率;深化“四方合作”,建立完善群体性劳动关系矛盾应急处置机制;总结形成排摸体检、会商研判、协商民主、联动调处、法律援助、定向监督的“六步工作法”,由全总向全国推广。

目前,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完成市、区、街镇三级建制,同时推动了灵活就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外卖快递人员生产作业安全保障等问题的解决。

——实事项目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保民生、送温暖的同时,上海工会不断延伸服务阵地、扩展服务手臂。市总工会连续四年承接市政府实事项目“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解决户外职工的休息、热饭、喝水难题。截至目前,建成1300余家爱心接力站。此外,深受职工欢迎的健康服务点、健身驿站等也在全市楼宇园区兴起。

上海市总工会深挖资源、创新渠道,广泛开展“看上海品上海爱上海”主题系列活动,惠及全市274万名职工,拉动市文商旅消费超10亿元。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矩阵建设,建立起覆盖上海、长三角区域、对口支援及协作地区的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矩阵。

聚焦就业问题,2020年起,市总工会开发“会聘上海”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会聘上海、就业护航——劳模先进送岗位”系列活动。

五年来,市总工会启动六大类共52项服务职工实事项目,惠及职工近2500万人次。

——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上海模式”首开先河

游离在传统用工范畴之外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工会关注的重点群体。

从2019年上海市总工会率先推出的《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五年来,上海工会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专属保障不断升级加码,内容不断优化,覆盖群体也在日益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灵活就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有效参保人数已达44.01万人,截至2022年12月底,该保障计划已累计向4016人给付互助保障金607.76万元。

2022年,在实践基础上,市总工会首创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上海模式”,以《上海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民主协商操作指引》为依据,实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主协商的创新。

在狠抓自身建设中

不断提升工会组织力

五年来,上海工会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以党建引领持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级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筑牢上海工会组织体系“大厦”

上海市总工会健全完善“大三级”和“小三级”工会的架构功能,加强相关行业性“小二级”工会的组建和运行保障,一批区域性行业性“小二级”工会联合会成为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青浦区的物流快递、普陀区的网约送餐、徐汇区的房产中介、杨浦区的医养照护、嘉定和宝山的物流货运等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美团上海公司、饿了么、京东到家、独立日、叮咚买菜等平台企业,“三通一达”、顺丰、德邦、优速、极兔等上海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均已属地建会,吸纳了众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

市总工会重点关注并向互联网百强企业、平台企业和重点企业发力,米哈游、前程无忧等16家在沪互联网百强企业全部建立工会,平台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成立外企工会联合会,形成富有上海特色的外企建会机制,特斯拉、高通等一批外资企业建立了工会。

——搭上信息化“快车道”助力数字工会建设

五年来,市总工会积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面对奔涌而来的互联网浪潮,顺应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实践工会工作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工会建设的有效办法。

职工通过手机端“随申办”平台APP扫码入会,可以自动获取会员基本信息,并与大数据社保等信息交叉比对,精准实时入会并制发工会电子会员证,实现工会会员数字化管理,方便找到工会、快捷加入工会。

——转作风争做可亲、可信“娘家人”

2021年5月起,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系统开展赴基层蹲点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工会和职工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市总、区总机关系统干部赴基层蹲点调研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如今,活跃在基层一线的近千名工会社工成为推进基层社会化治理的“生力军”。在他们背后,是各区总工会通过积极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最大化发挥工会社工队伍作用的生动实践。

回首五年路,上海工会履行工会使命、扛起工会担当、传递工会温度的铿锵足音。

站在新起点,上海工会将奋楫扬帆、笃行不怠,在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进一步彰显“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伟大气魄,在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进一步凝聚上海工人阶级带头羊的伟大力量。

劳动报记者 阎梦华

责任编辑:姚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