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瓶子挣学费”?不能纵容雇人摆拍混淆视听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捡瓶子挣学费”?不能纵容雇人摆拍混淆视听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11-30 09:53

原标题:“捡瓶子挣学费”?不能纵容雇人摆拍混淆视听

史洪举

据11月28日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某自媒体博主发布了一则“凉山15岁女孩每晚捡瓶子卖钱交学费”的视频,引发大量关注。11月27日,视频中的女孩阿月(化名)的姐姐回应称,没有捡垃圾挣学费这回事,“视频拍摄者给了妹妹100块钱和一些饮料,视频内容都是对方教的。”有关方面表示,经核实,视频中捡垃圾挣学费等情况均不属实,属编造虚假信息博取眼球吸引流量,阿月一家人将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不少博主创作的短视频吸引了极大关注和收益,这也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创作的队伍。然而,在海量短视频的世界中,为了尽快博取流量、获得收益,不少人不是深耕内容,而是剑走偏锋,在三俗、造假等方面大做文章,因此受到惩戒的不在少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短视频领域同样如此。

悲悯之心,人皆有之。很多网友看到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无力维持基本生活和学习,靠“捡瓶子”来挣学费的场景,很容易被触动,也极有可能在感召之下关注相关主播、点赞视频,甚至可能打赏或者购买一些视频中带货的产品以表支持。而这,或许正是相关博主的真实意图。

如果短视频所描述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这种展示无可厚非。但事实真相恰恰相反,花钱让孩子帮忙摆拍,这种虚构情节、胡编乱造,不仅抹黑了当地的相关工作,也欺骗和消费了广大网友的善心,更伤了孩子、伤了当地百姓。

进而言之,这种行为已违反《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平台理当删除有关视频,屏蔽有关链接。如果视频发布者有以此骗取打赏等情节,有关方面还应考虑其是否构成诈骗,并视具体情形采取法律手段实施惩戒。当然,被当作道具的孩子也是被害人,网友不该对其嘲讽甚至施加网络暴力。

更需反思的是,在“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约束短视频创作者,使其自觉遵守平台规则和法律规定。只有把对“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的不安降到最低,把创作者为了关注度而无所不用其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网络空间才能更清朗、更安全。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