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战友每个“高光时刻”,激励官兵在练兵备战中勇当先锋 - 军事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点赞战友每个“高光时刻”,激励官兵在练兵备战中勇当先锋

来源:解放军报
2022-11-28 10:44

原标题:“坚持下去,你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张倚铭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曹世凯

第一次模拟文化考试成绩公布,上等兵段佳乐有些难以接受,失落写在脸上。

看着相差甚远的成绩,一心想考学提干的段佳乐选择“躺平”,等待即将到来的退伍季。

在武警甘肃总队白银支队某中队时任指导员罗京眼中,段佳乐本是同批兵中的好苗子——

第一年,支队年终考核,他的军事成绩被评定为“优秀”;第二年,他又在支队一次考核中取得义务兵组400米障碍课目第一名。

段佳乐(右二)为战友展示“炊事员技能培训优秀学员”表彰证书。程红光 摄

入伍2年,段佳乐的成长进步,罗京都看在眼里。这样一名优秀的士兵,将来放到哪个岗位上都可以委以重任。

罗京知道,段佳乐选择“躺平”,并非抵触军营生活,只是在考学中碰壁而一时迷失了方向。为帮助段佳乐重拾信心,罗京让他当擒敌术教学的示范兵:“工作上,你一向争第一。这次,别掉链子!”

在罗京的鼓励和指导下,段佳乐很快掌握了教学动作要领。教学示范中,他以昂扬的面貌和规范的动作证明了自己。罗京带头鼓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是选择退伍还是继续留队?战友们的掌声,让段佳乐的内心产生激烈的斗争。

犹豫不决时,二级上士李鼎垚给段佳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两次考学提干未果后,转岗为中队文书兼军械员,后来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成长的道路有很多选择,唯一不能选的路就是放弃!坚持下去,你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李鼎垚说。

私底下,一些老班长也向段佳乐“吹风”:中队主官在各种场合表扬你、认可你,预示着领导认为,你有培养潜力,适合在部队发展。

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丢下了一块石头,涟漪荡开,段佳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不久后,罗京欣慰地看到,段佳乐递交了留队申请。如今,已转岗为炊事员的段佳乐,在总队炊事员技能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还多次在支队比武中取得好成绩。

从“混日子”到“当尖兵”,段佳乐的进阶蜕变离不开干部骨干的适时鼓励和支持。有一段时间,该支队部分官兵也有和段佳乐相似的经历。受挫后,他们失去信心,迷茫的心无处安放,甚至因“本领恐慌”产生畏难和消极情绪。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影响了部队日常管理和工作开展。

“与指出问题相比,掌声鼓励给了官兵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对于“掌声鼓励的作用到底有大多”这个问题,罗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掌声虽短暂却直抵人心,动作虽简单却传递温暖。合理恰当地使用掌声鼓励,能奏出团结友爱、同心协力的和谐之音。

7人入选总队各类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池”;15人在总队级以上比武中摘金夺银……回看近年来该支队官兵取得的成绩不难发现,“掌声鼓励带兵法”起到了重要积极作用。

“官兵们在一次次的掌声鼓励中赢得了尊重,也在一次次的价值认可中树立了信心。”该支队政治工作处领导说。

战友,我们为你鼓掌

张倚铭 侯兆东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曹世凯

武警甘肃总队白银支队某中队班长杨洪鉴(右四)分享荣誉背后的故事,战友为他鼓掌。程红光 摄

掌声的背后

一场压力与动力的邂逅

班长杨洪鉴忘不了自己获得“特战勇士”表彰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在“魔鬼周”极限训练中,他多次获得“本能反应射击”等课目考核第一名,被武警甘肃总队授予“特战勇士”徽章。

返回营区时,武警甘肃总队白银支队某中队全体官兵夹道欢迎,敲锣打鼓、热烈鼓掌。中队专门组织召开表彰大会,请杨洪鉴在内的5名官兵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

不久,时任指导员陈振军找到杨洪鉴说:“我和中队长商量过了,决定选你为中队射击训练教员,给你提供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更大平台。”

陈振军认为,杨洪鉴刚提任班长不久,表扬激励的同时还得考虑他的成长进步。担任训练教员可以促使他训练更加刻苦,还能带动其他战友共同进步。

训练教员,本是官兵向往的岗位。没想到,这成了杨洪鉴苦恼的开始。

第二天一早,中队领导就让杨洪鉴针对某课目展开教学。一来没准备教案,二来刚走马上任,杨洪鉴心里有些没底。

每周队务会上,杨洪鉴的军事训练工作汇报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内容。只要他的工作推进有突破,领导都会给予掌声鼓励,并提出新的期望。这一切,让他感到压力倍增。

一边是领导频频关注施压,一边是战友轮番请教,杨洪鉴渴望放松减负。一个月后,内心焦虑的他向指导员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正是关键期,你可不能半途而废。当年,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陈振军讲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2013年年底,陈振军任机动中队排长。参加总队“四会”教练员比武竞赛的同时,他还入选了总队特战比武备战团队。面对如此超负荷的工作节奏,他咬牙坚持下来,最终荣立个人三等功。

陈振军认为,正是因为上级的不断加压和鼓励,自己才有了长足进步。现在,杨洪鉴为何就吃不了这个苦?

杨洪鉴无奈地点点头,内心却觉得怪怪的。自从获得荣誉以来,个人成长被特别关注,学习训练也被额外加量。尤其是每次掌声过后,换来的却是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沉重的责任。他明显感觉劲头不足、精力不够。

有人为“甜蜜的负担”苦恼,有人则为没有获得掌声而发愁。“杨班长,掌声和鲜花都给你了,我们非常羡慕啊!”看着杨洪鉴状态低迷,中士黄城丞忍不住说起自己的烦恼。

入伍前,黄城丞就读于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曾获“最佳朗诵奖”,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入伍后,他被分到执勤某中队,也曾多次因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受到表扬。

转入机动中队后,黄城丞渴望继续得到表扬与掌声。但他发现,在这里,只有像杨班长一样特别优秀的战友,才可能得到干部骨干的表扬。于是,他给自己制订了一套学习训练计划,每天背记理论常识、弥补训练短板。

在一次实兵演练中,黄城丞自告奋勇担任突击队队员。急于求成的他率先抵近车辆,准备从车窗突入击毙“歹徒”、解救“人质”。可他刚一开始行动就被“歹徒”发现了,演练因此失败。

“黄城丞也太冲动了,能力不足还逞强!”演练结束后,几名战友私底下的抱怨声传进黄城丞耳朵里。身心疲惫的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认可,甚至与这个集体显得格格不入。于是,他心里打起退堂鼓,学习训练积极性大不如以前。

同黄城丞一样,渴望得到鼓励的官兵大有人在。拼搏奋斗后,仍得不到掌声与认可的官兵也不在少数——

机动中队中士王军工作中喜欢打头阵、当排头,结果出头越多、出错越多,不仅没得到认可,反而迎来批评与指责。

会宁中队大学生士兵张硕想考军校,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练”。可考学失败后,身边有的战友私下说风凉话,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掌声鼓励,本应传导压力让杨洪鉴更加优秀,赋予动力让黄城丞取得突破,缘何得到的都是反面效果?压力与动力邂逅,该激荡起怎样的火花?

两种现象背后,一场关于掌声鼓励正确打开方式的思考就此展开。

官兵面向镜头纷纷为自己点赞。程红光 摄

掌声的节奏

节拍要打到官兵的心坎上

“不是我想取巧偷懒,领导对我盯得太紧。我额头冒汗寝食难安,期盼压力尽早减半……”那天,“说说中队那些事”恳谈会上,杨洪鉴绞尽脑汁编了个顺口溜,将心中的苦闷如实倾诉。

说归说笑归笑,陈振军心里清楚,杨洪鉴这段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方式不恰当,爱也可能带来伤害。”

官兵究竟需要怎样的鼓励?该支队领导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鼓励犹如一座熔炉,不同材质所需熔点不同,有的不需要太高温度,有的则需要加把火。

陈振军回想起一个细节:比武前一个月,杨洪鉴刚认识一名心仪的女孩。因为训练紧张,两人已经半个月没有视频通话,关系有所疏远。

陈振军很快调整了安排:由杨洪鉴担任教学组长,自己和一名排长加入教学组,三人共同担负课目备课研讨、教案撰写和分组教学任务。

杨洪鉴如释重负,压力变为接续奋斗的动力。他多次参加特战专业比武竞赛,先后在总队和支队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

找到问题症结所在,陈振军不禁反思:掌声鼓励,其实是“知兵爱兵”的老话题。

掌声鼓励的温暖与关怀,同样激起了黄城丞的拼搏信心。

“不能止于比武竞赛中的名次、考核测评时的优秀,大家每一次的努力和小进步、小成就都应该得到赞扬与尊重。”陈振军认为,黄城丞的消沉一定程度上始于勤学苦练后的期望落空。

陈振军认真倾听黄城丞的故事,首先肯定了他为中队建设做出的贡献,又和他交流了自己总结撰写的《训练手册》,引导他学会循序渐进。今年初,黄城丞顺利通过竞选考核,如愿成为一名班长。

鼓励越精准,越能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下士乔鹏飞的故事颇为典型。

“班长,大家都载誉而归,而我成绩平平。我不想再拖集体后腿了。”乔鹏飞曾多次找杨洪鉴吐露心声,表示自己想从特战排转到机动排。

“虽然乔鹏飞的综合素质在特战排挂不上号,但是他在武器分解结合、识图用图等技术性课目中一直名列前茅。”杨洪鉴决定,将乔鹏飞的闪光点作为突破口。

不久,中队组织野外军事地形学训练。杨洪鉴简单动员后,悄悄走到乔鹏飞身边说:“这项课目你最在行,我相信你能行。”看到班长信任的眼神,乔鹏飞以昂扬精神投入训练。最终,他不负众望,第一个返回出发点,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此后,杨洪鉴打出了激励“连环拳”:阶段考核进步明显、练兵场上训练刻苦、内务卫生干净整洁……晚点名时,他总会想方设法表扬乔鹏飞。在一次次掌声中,乔鹏飞重拾信心,工作更加积极。

掌声鼓励不仅是点燃官兵信心的“助推剂”,还是密切官兵关系的“黏合剂”。通过一次次探索实践,杨洪鉴创新推出“真心给官兵掌声+真情帮官兵解难+真诚向官兵学习=快乐成长”的“掌声鼓励带兵法”。

官兵之间感情持续升温,对各级组织也愈加信赖。去年,机动中队递交入党申请书和留队申请书的士兵人数明显增加,申请转入特战排的人也更多了。

掌声的本质

一种敞开与走进的双向奔赴

了解到杨洪鉴探索的“掌声鼓励带兵法”,该支队迅速结合“深知兵、真爱兵”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了一次以密切内部关系教育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问卷结果显示,在“是否渴望得到身边战友掌声鼓励”与“是否认为掌声鼓励能增进官兵友谊”一栏中,全体官兵均选择了“是”。

“日常的掌声给我最多感动”“掌声中,每名战友都在成长”……工作组调研时,也收到了不少基层官兵的反馈。

敞开与走进,是一种双向的奔赴。该支队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助力官兵成长成才,不能只有严格的要求,更要有温暖的激励和关怀。

通过问卷调查,该支队还发现,发生在杨洪鉴、黄城丞、乔鹏飞等官兵身上的故事,在其他战友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该如何破解时代新课题,让干部骨干赏识有度,让普通一兵信心倍增?杨洪鉴的“掌声鼓励带兵法”提供了有益借鉴。

去年,该支队利用机关“四送”服务小分队下基层之机,让杨洪鉴到各基层中队传授“掌声鼓励带兵法”。

在平川中队,新任班长周宏卫向杨洪鉴吐露了心事:自从担任了班长一职,曾经无话不谈的战友和自己逐渐疏远。

杨洪鉴的“掌声鼓励带兵法”为周宏卫带来新思路:除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如果在合适的时机、场合多给他们一些掌声、一句鼓励,他们说不定就会和我掏心窝子了。

“严管也需厚爱。制订成长成才计划是好事,敞开胸怀为战友着想,更需主动走进心扉给他们鼓励。”杨洪鉴的话在周宏卫脑海中回荡。

接下来,班里每名战友每次一有了小进步,周宏卫都提出表扬。然而,半个月后,大家关系没有更亲近,反而开始传出一些风凉话:“表扬一大堆,无非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成绩,营造事事优秀的假象。”

“掌声鼓励”变成了“虚情假意”。杨洪鉴分析后指出,周宏卫以掌声代替工作讲评,却很少对存在的问题制订可行措施进行整改。

工作只停留在嘴皮上、掌声间,效果也就只停留在敷衍中、沉默里。

敞开胸怀是前提,走进心扉才是关键。周宏卫明白了问题所在——只有汗流在一起,心才能连在一起。

战友刘僧喜欢读书,曾在支队组织的知识竞赛中夺得第一名,周宏卫主动向刘僧请教;周宏卫学过美声,原创队歌《当一个好兵》深得官兵喜欢,刘僧就向周宏卫“拜师”学艺。渐渐地,两人恢复了亲密无间的关系。

“建立春风化雨、无微不至的战友情谊,是提升官兵幸福指数、营造温暖集体的强劲动力。”在《下队日记》中,杨洪鉴把“真爱助力官兵成长”这一内容充实进“掌声鼓励带兵法”。

该支队党委一班人也认识到:“掌声鼓励带兵法”绝非万能钥匙,要做到干部骨干赏识有度,普通一兵信心倍增,关键还得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

近期,该支队大力开展以“热心服务、公心处事、诚心交往、真心帮带、倾心解忧、虚心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六心”活动,教育引导干部骨干找准定位,推动掌声鼓励更具温度、更有深度。

数兵十过,不如奖兵一长

王建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是人的高层次需求,其中既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也包括对自我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管理学也认为,表扬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军营,官兵受到鼓励不仅意味着自己赢得了战友的尊重,同时也会更加充满自信。

部队里有句俗语:“好兵很多时候是夸出来的。”每名官兵在军旅不同阶段都可能出现不适应、情绪低迷等现象。有些战友由于经历等原因,经常会陷入缺乏自信的困境,弥补差距找不准方法、解决问题寻不到方向。这时,干部骨干的情感“补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充分尊重、鼓励战友,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的潜力。把鼓励融入经常性思想工作,每名官兵就会更有收获感,不断扬长避短、幸福成长。官兵心暖了、理通了、气顺了,一些思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鼓励,不仅适用于比武竞赛、立功受奖、入党提干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也应见诸扎根平凡岗位的每一次辛勤付出和微小进步。军旅路上,每一名战友都不甘平凡,都渴望自己的“高光时刻”。年轻官兵优点多,个性也突出,他们不服输的拼劲背后,往往是证明自己的渴望。夸赞身边的战友,点赞每个“高光时刻”,有助于激励更多官兵在练兵备战中勇当先锋,积蓄强大的练兵动力。

表扬的同时也要注意打好“清醒剂”。都知表扬好,假如表扬泛滥,该指正的问题不及时指正,该批评的错误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助长不讲原则、一团和气的“老好人”思想。鼓励是为了影响官兵一生,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打胜仗。找准鼓励的出发点再鼓掌,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励,不仅仅是单向输出,还凝聚着带兵人与官兵间的互相信任。这要求战友们多些“我能行”的心态,独立、自主、能动地去实践、探索和创造,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强军事业,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备战打仗主业,珍惜发展平台,主动作为。

数兵十过,不如奖兵一长。掌声响起,犹如激昂高亢的冲锋号,给人力量、催人奋进。带兵人不妨善用鼓励,通过尊重官兵主创精神、激励先进带动后进等方式,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

责任编辑:王沥慷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