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丨古船“归港” 海洋木质文物该如何保护? - 文娱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新闻特写丨古船“归港” 海洋木质文物该如何保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1-27 08:16

原标题:新闻特写丨古船“归港” 海洋木质文物该如何保护?

眼前,这个在江面上行驶的长方形大家伙,名叫“奋力轮”。在它怀抱里,静静躺着一个在水底沉睡了150年,刚刚出水4天的宝贝——长江口二号。在牵引船的陪伴下,还要行驶7个小时,就能来到位于黄浦江畔的新家——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翟杨:上海船厂是作为长江口二号的新家,第一它有现成的船坞,通过水路运输,进(船坞)也比较方便,因为这个沉箱有8800吨,体量很重,陆上运输难度会比较大;另外,上海船厂前身的历史是很悠久,二者相映生辉。

这艘被命名为“长江口二号”的古船,是清代同治年间的贸易商船,被发现时位于上海横沙岛东北部的浅滩水下,其中还装有大量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船体虽然被大量泥沙堆积,但依然保持完整。这让工作人员在设计打捞方案时,有意要让它形态完整地重回水面。因此,专门为古船定制了一个可以把它完全包裹起来的沉箱。

工程持续了77天,就在本周一凌晨,风平浪静之时,古船被像抓娃娃的方式那样,连泥带水,吊出水面。在一个矩形“怀抱”中重见天日。这一“怀抱”式打捞方案的专业名称叫“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古船完好,避免受到二次损伤。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 周东荣: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性。因为文物在水下沉睡了150多年,不管是本体,还是它的周边,对今后的一些考古或者说地质勘探都有很大的作用,包括在泥下面一定深度也发现了一些散落的文物,如果说不把它弄上来,可能也是一种损失。

从空中俯瞰“长江口二号”,一路上它被固定在奋力轮中央。从出水时起,文物保护人员便将桅杆和桅夹捆绑固定,给暴露出来的船体进行保湿,整体覆罩保护。以此,来防止所处环境的转变,对船体产生影响。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翟杨:就像我们人搬一个新家以后,换一个新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潜水或者到太空,气压变化了,空气里面的氧氮的比例变化了,我们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古船也一样。我们会监测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生物、微生物的变化,根据监测的结果,基本上整个环境稳定之后它就会适应新的环境。

在经过近17个小时的黄浦江漂流,古船入坞落座,这也意味着长江口二号整体打捞阶段任务正式完成。事实上,出水文物,特别是海洋木质文物整体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保存完整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像是一颗非常珍贵的时空胶囊。未来,上海船厂船坞将变身为沉船考古基地和博物馆。公众在此逐步探索沉船未解之谜的同时,也会唤醒对海洋与文物的保护意识。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翟杨:今后的一项工作就是整个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展示,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工作,我觉得大家还是很关注文物,很关注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

编导丨李昂

责任编辑:王妍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