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丨“骑马回国”翻车,社交平台不能频频上演“逗你玩”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丨“骑马回国”翻车,社交平台不能频频上演“逗你玩”

来源:中工网
2022-09-27 11:23

内文图700

龚先生

“我现在人在山西,没有在荷兰,从欧洲骑马回国是假的,现在玩大了,我要道歉!”

说这话的,是32岁男子徐某某。今年2月,因扬言要横穿欧亚大陆、骑马从西班牙回国,他被媒体报道,引发网友关注。到了9月,他发布视频称前进受阻,在荷兰被警察调查,原因是遭多人举报“虐待动物”。如今,他主动向媒体摊牌,表示之前发布的视频和照片全是合成的,自己从没去过国外,至于自己现在的具体位置则不愿透露,怕被网暴。 

(徐某某此前在自己社交账号上发布的照片)

费尽心机造自己的谣,随后又自我揭发,令事件神奇反转,这波操作实在荒唐。人们好奇:如此刻意编故事、造现场,就为了赚流量、出名吗?从头到尾抱持“玩一下”的游戏心态,如今自说自话地澄清和道歉,又有几分可信度?事件反转之后是否会再出反转?

“IP明明显示是在国外啊?外国媒体还拍到他了!”

“如果确实在国内,那这人设打造得也太过周全了。”

“就怕待会儿说自己真的在外国,只是开玩笑罢了。”

一个网红的人设翻车,不仅引来汹涌的愤怒和谴责,更指向了社交平台的信任危机。

(社交平台乱象  图源  中青网)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短视频的迅速发展,一批博主在网络平台上不吝晾晒自身行迹、分享个人生活,构成了庞大的内容生产群体,其中不少以博眼球、赚流量为目标,进而实现带货、卖课、被打赏等目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博主纯粹为了娱乐和消遣,看重网络平台的展示和交流功能,并未将太多心思放在盈利上。

无论镜头背后有着怎样的动机,一些自媒体发布的内容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订阅自己喜欢的博主的更新内容,定期到博主发布的近况下互动留言等,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围观、追更、吃瓜、互动,恰是不少网友的乐趣所在。

而这份热忱往往基于对博主人设的认可,建立在对所呈现内容的信任之上。如果博主总是信口开河、凭空捏造,那不仅是对网友智商的侮辱,也是对互联网上公众注意力资源的亵渎和滥用。当公众的情感和信任一再被践踏、玩弄,恐怕真会引发“狼来了”效应:即便你演得有模有样,说得天花乱坠,谁还敢信?谁还愿信?

前不久,有博主为提升带货量,P图制造农产品滞销假象,大肆展开卖惨营销;今年暑期,河北秦皇岛17岁男孩救3名女孩后自己不幸遇难,有人为蹭热度竟冒充被救女孩家属发声,恶意炒作;之前还有9.9元拼五星酒店下午茶,“花最少的钱,假装最高端生活”的“拼装名媛”,靠演技打造人设,在互联网上过足了炫富瘾。

(图源  抖音)

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一些博主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深谙网民心理、吃透了传播规律,从不掩饰对互联网注意力资源的贪婪和觊觎。他们深知,无论是造神、画饼还是作秀,只要能搞出点新奇的、雷人的、与众不同的名堂,就能让更多双眼睛看过来,让网络上的公众注意力释放出翻云覆雨的能量。

讽刺的是,徐某某在接受采访时,非但没有不好意思,竟然还道出了“拉个赞助拉个投资,然后再征个婚”的想法,言语间的戏谑和轻佻,颇有一副早已将公众注意力驯化,并可以将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自信”。

互联网是虚拟的,却不该被虚假充斥。维护社交平台的基本规则,不能总靠“马后炮”式的辟谣或自我揭发。公众的辨识能力有待提升,平台则有审核、监督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此外,此番事件中,媒体不加甄别的报道,也在为闹剧推波助澜,这不仅是对受众的极不负责,到头来也将折损自身的公信力。

更为根本的,是要提升自媒体人的造假成本,让造谣成为行业范围内不敢触碰的大忌,让无底线的炒作和营销销声匿迹。

“不怕没人骂你,只怕没人关注你”——互联网上的这股歪风是该刹刹了。一个徐某某“塌房”了,网线那头,可能还有不少人在蠢蠢欲动地攒剧本、P图片。

警惕造谣、造假之恶带来的“破窗效应”,防止“劣币驱除良币”导致网络生态的品质退化,每个互联网参与者都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