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丨干涉员工“如厕自由”不是企业的自由 - e网评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丨干涉员工“如厕自由”不是企业的自由

来源:中工网
2022-09-16 13:50

内文图700

龚先生

这几天,福建厦门一家科技公司的厕所引发了舆论关注——

网传这家企业为监控员工吸烟,在厕所隔间里安装了监控,在里面吸烟的员工会被处罚。

46

面对如此新闻,公众的愤怒可想而知,如果厕所里都能装监控,还有什么地方是不能装监控的?如果这样的做法都能容忍、服从,这样的权利都能让渡,还有什么是员工不能容忍、不能让渡的?

不过,这则新闻的后续有些“迷”,先是有报道显示,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已实地介入调查,后是该公司辟谣,称情况不属实,视频涉嫌恶意剪辑,已报警。

新闻是否属实,有待调查。不论是为了控烟,还是为严格其他方面的管理,厕所里安监控的做法都已侵犯员工隐私。

犹记得,此前有互联网公司被指安装厕所坑位计时器,以控制员工上厕所时间。被曝光后,该公司解释称,是为了测试每天卫生间使用次数和时间,便于判断需要增加的移动厕所坑位数量。

47

对类似的辟谣,龚先生是愿意相信的,因为相比之下,我们更不愿相信的是,在弘扬法治、在隐私权保护明确写进法律、在劳动者的诸多权益愈发得到保障、在有关部门一再强调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现实语境下,有企业如此任性妄为、无视法律、随意践踏劳动者的尊严和权益。

近年来,一些劳动者的“如厕自由”受到企业不同程度干涉,甚至完全失去“如厕自由”的情况不时见诸媒体——有的限制员工每天上厕所的次数、每次上厕所的时长,有的实行打卡制、给员工设定每个月上厕所的总时长,有的在某一时段完全禁止员工上厕所……

而企业这么做的理由通常都是,保证工作效率,防止员工摸鱼。

客观而言,有些岗位的员工上厕所需要报备、需要尽可能缩短时间,比如,有些生产线如果同时去如厕的员工太多,可能影响生产,甚至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有些服务岗位如果员工如厕的时间太久又没有人及时顶替,便可能影响服务效能、影响顾客体验。但如果不是类似情况还要随意限制员工的“如厕自由”,不仅简单粗暴、不通人情,有违正常的生理需求,而且可能侵犯员工的健康权、人格权等。

让人遗憾的是,说到监控劳动者,一些企业总是不乏“发明创造”——有公司给员工安排了一对一的监控摄像头,有公司安排了“高科技坐垫”,还有公司在员工电脑里、手机里安装了相关软件……

不难想见,如此技术手段加持下,员工失去的何止“如厕自由”?

企业可以为此找到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在员工和公众看来,这就是对员工的控制欲,是对员工权益赤裸裸的侵犯。

48

不可否认,现实中确实会有员工借上厕所等机会摸鱼、偷懒,刷视频、玩游戏、看股票等,也会有员工假装忙碌、表演勤奋,但企业不能因此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对所有员工实行无差别的“有罪推定”,把每一个员工都当“贼”防着,进而实行一些表面高级、号称“高科技”,实则低级、低能、低智的管理。往远了说,这种监控、限制只会不断加大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感,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此,企业终将遭到反噬。

毫无疑问,企业有权通过规章制度对自己的员工进行管理,也可以有自己的劳动纪律,但这些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精神,必须履行相应的程序。相比动辄监控员工、实施“侵权式管理”,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诸多企业因为人性化管理、因为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因为充分尊重员工权益而上头条、引热议,而非在法治的边缘疯狂试探——那不仅仅是员工的幸福、幸运,也是企业能够干成事儿、干大事儿的密码之一。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