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丨让劳动教育有料有趣有意义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社评丨让劳动教育有料有趣有意义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9-13 07:09

【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让劳动教育有料有趣有意义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让孩子们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在烟火气中体味生活,在指尖上打开大千世界,亲手创造色彩斑斓的人生”——这或许正是劳动课不拘一格的底气所在,也是将劳动教育独立成课的深层用意。

据多家媒体报道,秋季开学以来,劳动课已经写入不少学校的新课表,多地学校积极开发劳动课程,不仅有整理收纳、垃圾分类、制作美食、种植蔬果等接地气的内容,还有些学校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食堂分餐等,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区管理、开展职业体验,等等。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数月前,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新课标公布时,一度引起社会热议,各界对劳动课进校园充满想象与期待。今天,随着多地劳动课的亮相,有网友表示“羡慕当下的孩子们,校园劳动不再只是做手工和大扫除了”。

多地对劳动课内容形式的探索和尝试,是收集各方意见、不断凝聚共识的过程。不难发现,新学期多地的劳动课务实、接地气,注重实践性、参与性、体验性,这契合了劳动课提出的初衷——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即是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对不少成年人来说,儿时在学校接受的劳动教育多是开学前去操场上拔杂草,在教室里拖地、擦玻璃之类。如今,如何顺应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注重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让劳动课有料、有趣、有意义,考验着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智慧,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

目前多地开设的劳动课程颇具启发性,有的地方整合当地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开展采茶制茶、割稻谷、拾稻穗等劳动实践;有的地方结合学生兴趣、社会热点,开设“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防毒面具的制作”等课程;有的地方鼓励社会开设各类实践基地,开放参观并让学生参与相关劳动体验。一些地方还积极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收集优秀课程设计方案、课件,形成资源共享包,等等。

劳动课“上新”,效果值得期待。相关方面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劳动课的价值,开好劳动课又不唯劳动课,将劳动教育贯穿到更多学科和生活教育中。比如,让学生可以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认识古代劳动场景、了解新时代劳模、感悟工匠精神;在理化生等实践性较强的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等。还有,到周边公共场馆进行公益志愿服务,将劳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劳动的艰辛,更深刻地理解劳动的价值。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教育专家的话值得深思。从每天一节体育课,到一周一节劳动课,近年来基础教育不断变革,也引发人们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深入思考。正如体育的宗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意识、拼搏精神,让学生从中收获自信和友谊一样,劳动课的最大价值也不在于动手参与本身,而是尽可能还原学生的社会性,“让孩子们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在烟火气中体味生活,在指尖上打开大千世界,亲手创造色彩斑斓的人生”——这或许正是劳动课不拘一格的底气所在,也是将劳动教育独立成课的深层用意。

悠悠万事,劳动使成。开设劳动课是完善劳动教育的关键一步,也让教育本身变得更加完整。未来,强化劳动教育的过程性体验,优化成绩评价机制,需要警惕功利心和走过场,避免劳动课沦为鸡肋。让孩子真正爱上劳动、享受劳动,从中收获快乐与成长,我们的教育变革正在扎扎实实推进。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