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丨个别企业释放“寒气”,说明不了什么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中工网评丨个别企业释放“寒气”,说明不了什么

来源:中工网
2022-08-26 11:19

中工网评

本网评论员 郭振清

这几天,国内某知名公司掌门人的一篇内部讲话,刷爆了许多人的朋友圈,甚至还有传言拖累到了股市。经有关财经媒体求证,该讲话内容属实,要点如下:

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公司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按说,这位掌门人的内部讲话,对象是企业员工,讲多讲少讲好讲坏都无可厚非,传递“寒气”给自己员工也没啥问题。但若一不小心,将“危机”和“寒气”传播开来,传递给他人、给公众,就值得讨论了。

“活下来”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本能,也是其全部经营活动的底线。能把本能和底线作为未来三年的“最主要纲领”,这企业得遇到多大困难、面临多深危机啊!所以,一些人看重这位掌门人的讲话,无非是基于两种心态:连这家企业都陷入危机了,其他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连这家企业都认为经济衰退了,经济形势肯定好不了。

实际上,想要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使品牌“霸业”长青,本就是一件极难的事。一些产业企业增长乏力甚至步入困境,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因为行业红利吃尽,有的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致需求萎缩,还有的是因为自身摊子铺的太大、背离主业,也有的是因为故事讲得多、实干少、公司内部治理出了问题,等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看待,既不应当过多关注扩大解读,也没必要悲观消极大惊小怪。

所谓“一鲸落,万物生”,所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之起起伏伏生生死死,本是一种常态。而且,个体不代表整体,局部不代表全部。如果把一个公司的喜怒哀乐与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捆绑在一起,既不好玩,也不幽默;既不经济,也不政治。

受疫情、局部战争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苏放缓,但是否定然衰退,连专业的经济学家都尚无定论。有自媒体文章就说,就经济而言,周期盛衰是正常情况,衰退也是市场本身的正常调节,经济周期并不可怕。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整体向好、中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国际舆论也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韧性和前景。最新的统计数据都表明,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回升发展的态势明显,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扎实推进。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这一共识,源自我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必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源自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的底气。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这在当前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大背景下,颇具现实意义。

少一些“寒冬”悲情,少一些“唱衰”焦虑,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切实为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才是国家所需、社会乐见、员工期盼的。

商场如战场,竞争似战争。有些做企业的生意人喜欢玩兵法。未雨绸缪是一种智慧,居安思危是一种清醒,哀兵必胜、背水一战乃至置之死地而后生,又何尝不是一种似曾相识的策略呢?!

因此,偶尔有个别企业出来释放点“寒气”,说明不了什么,也无需太在意。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