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天地 | 热浪滚滚的停机坪上,加油员的一天这样度过 - 企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班组天地 | 热浪滚滚的停机坪上,加油员的一天这样度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8-11 08:20

原标题:热浪滚滚的停机坪上,加油员的一天这样度过


班组天地正文大图

聚焦

盛夏,上海持续高温,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中国航油华东公司虹桥航空加油站直面疫情防控、高温酷暑等多重考验,在热浪滚滚的停机坪上,诠释航油铁军精神。

6

清晨出车

4时30分,天刚蒙蒙亮,站区里早已灯火通明。为了做好清晨出港航班的供油保障工作,加油员早早起床洗漱。

由于机场疫情防控需要,加油员上岗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两检两测”以及“驻勤健康状况”登记上报。

7

岗前防疫两检两测

目前,站部执行“大班组、长班制”一周轮换排班运行模式,岗前“静默集中”、在岗“封闭管理”及离岗“居家观察”相结合模式。一个班组在岗期间集中居住7天,始终紧绷安全弦、把好防疫关。

8

静默人员进场

4时40分,班会室里召开班前会,班组长介绍当天航班、天气情况、具体任务安排及相关作业提示、警示。

“今日东区航班增加了7个架次,大车要多留一部备份;今天气温预计超过37℃,大家出车记得一定要多带水;321机位即日起预计关闭至8月2日6时,期间机坪保障服务车道上由南向北行驶的罐式加油车禁止右转……”

9

班前会

根据民用航空器加油规范,加油员必须在航班起飞60分钟前到达保障现场实施加油作业。

5时整,加油员们前往车库进行加油车出车前检查,他们逐一对车辆的上装加油设备及下装行驶机构、联锁装置、各类仪表、应急工具及物资进行检查和测试。虽然此时还是清晨,但气温已经上升到了33℃。

10

出车前检查车辆

10时,随着入港航班的逐渐增多,机坪上也更加繁忙起来。机坪上热浪滚滚,航油铁军战士们直面“烤验”,挥汗如雨。

根据虹桥机场疫情防控要求,对所有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航班绕机作业人员按二级保障防护要求,即:一次性面屏、一次性橡胶手套、N9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服和一次性隔离帽。

11

托举加油接头

一个加油接头重达十多公斤,加油员每天都要挺举过头连接数十次;一个地井接头重达二三十公斤,加油员每天需弯腰俯身连接、拆卸几十次。

加油员们头顶灼热烈日、脚踏滚烫机坪,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

由于靠近航空器发动机尾喷管,周边的温度可达70℃,而且完成加油任务是单人保障作业,又需独自完成提起井盖和抬举加油胶管和加油接头操作,每一次加油任务对加油员来说都是体力的巨大消耗。

12

涉疫航班保障

14时,机坪地表温度已经接近60℃。一名飞机加油员正全神贯注地执行“三到四确认”“六歩工作法”加油作业。

虽然这些动作已经重复过上千遍,甚至已经成为他抹不去的肌肉记忆,但他依然时刻保持敬畏,不敢有丝毫懈怠。

13

检查油品质量

加油员始终严格遵守“油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三放”油品质量检查。

在站区内,为避免高温条件下产生管道、胶管胀压憋压事故隐患,虹桥航空加油站提级管理,每日增加到3次巡查,及时对超压管路进行泄压;同时,质量计量人员在高温热浪包裹的灌装区进行油品二次质量检查,按时做好每日3次的加油密度测量发布。

 18时,航班晚高峰时段进出港的航班愈发密集。作为机坪加油作业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航加站调度员正认真值守在航显系统前及时收发航班保障信息及派发工作指令。

14

收车后车辆消杀

22时,虹桥机场所有出港航班保障结束,也标志着加油员一天的工作即将落下帷幕。

此时距清晨第一架航班保障已经过了16个小时,加油员们陆续回站部进行收车检查。但对当天的值班长来说工作还没有结束,他手持电筒对站区所有场所、车辆、设备设施进行再一次巡查。

“干加油的,加油干!”这已经成为每一名飞机加油员的座右铭。(张颖 周达申)

现场

“哪里最苦?我们去!”

“张经理,把这位大学生给我们部门吧,我们太需要这种人才了。”

“吴副经理,咱们关系不错,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位青年人分给我们。”

近日,在西北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中心新入职大学生见面会上,三位大学生的自我介绍引来了阵阵掌声,人力资源室的张颖和吴小静两位经理也被一条条微信给“缠住”了。

这三位大学生确实不错。丁春惠、张宇翔都是大家看着长大、品学兼优的“油二代”,大学毕业后自愿回到油田。张嘉怡曾在国外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张颖给吴小静发了条信息:“三位学生都很优秀,但响锣也要用重锤,对他们进行中心发展史、规章制度、三级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促使他们尽快融入企业,适应岗位。”

张颖、吴小静抽空分别找丁春惠他们谈心,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聊天中有意宣扬肆虐的沙尘暴、大漠戈壁中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和零下近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故意在最热的时候带三个年轻人到一线卸车现场感受工作氛围,让大家在心中先印上两个字:“艰苦”。

三位大学生表情坦然。

在签订联合导师带徒协议前,张颖严肃地告诉三位大学生:“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看似弱不禁风的丁春惠代表大家当场表态:“哪里最苦?我们去!”(杨云莲)

最班组

师徒

土建工区有中方员工41人,率领3家中方协作单位及3家当地分包商长期奋斗在水电站建设一线,凭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拼劲,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韧劲,巧干会干、奋发有为的干劲,开隧道、筑大坝,控质量、促安全,赶进度,防疫情,盛夏不畏酷暑,隆冬抵御严寒,矢志推进项目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磨砺出众多如苏致远一般积极有为的“生力军”,他们在师父的指导下,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正快速成长为活跃在隧洞坝肩的新新水电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苗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