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不留死角 - 企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安全生产 不留死角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6-21 07:40

  原标题:安全生产 不留死角 

  编者按

  每到安全生产月,我们都会收到很多通讯员发来的相关图片新闻,今年也不例外。既有“安全大检查”“消防大演练”这类的常规活动,也有“安全快闪”、安全“零点行动”这样的创新之举,安全生产深受企业重视可见一斑。然而,今年的来稿也跟往年一年,存在“安全图片不安全”的问题,比如在一张维修工消除线路隐患的照片中,有人的安全帽形同虚设——带子没系。类似的“小问题”年复一年地出现,令人心忧。“小问题”所暴露出的问题并不小,因为隐患之“虎”往往就出没于这样易被人们所忽视的薄弱之处。——编者

如芒在背

  6月17日一大早,董永东到食堂扒了几口饭,就催着同事快点吃,吃完了快点走。

  同事说,今天至少要干到下午两点,多吃点,不就是个演练吗?

  他白了同事一眼:你还知道是演练?快快,快点!

  48岁的董永东是个幽默风趣的胖子,心宽体胖,平时乐呵呵的,但一遇上工作上的事儿,立刻像换了一个人,严肃认真,不苟言笑。

  胜利油田在新疆克拉玛依有块“飞地”叫春风油田,管理这个150万吨油田的单位叫新春公司,董永东是这个公司的采油管理部副经理。

  6月是安全生产月,安全演练是生产性企业的“规定动作”。新春公司决定与同在克拉玛依的中石油新疆油田应急救援中心一起搞一次现场井控事故应急处理演练。

  两家几次碰头讨论,敲定以阀门刺漏造成井喷排险作为演练内容。

  虽然合作方是专业队伍,公司也有专门的HSE科,领导还是把拟定演习方案的事儿交给了董永东。

  因为董永东在当采油一区副经理时写过演练方案。人家的方案,一般是写演练的流程,包括作业的顺序、内容和要求。而他起草的演练方案,更像一个剧本——关键节点上,谁应该在哪个位置,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动作,做到什么程度,甚至怎样报告、说哪些话都列出了具体要求。

  后来,厂领导在总结会上特别表扬了他:事故现场分秒必争,要是平时我们没练到,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董永东的方案能让演练更规范、更精确。

  这一次是公司级的演练,制定方案的压力更大了。现场踏勘、收集数据、征求意见,董永东都做得认真细致,比较以前公司的方案,他觉得这次不但做了优化提升,还对细节再三推敲,不大会出现意外。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演练刚一开始就出了意外。

  双方各派出的两辆消防车,到了现场应该和新疆油田的现场指挥交接,由其统一调派。

  因为方案中没写如何交接,在消防车进场降温并制造保护水幕时,新春公司的消防车却停在原地。

  于是,有人跑过去叫消防车进场。

  这也就耽误几分钟的工夫,似乎没人在意这个失误。也可以说,现场资源统一调配,是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常识。可在董永东看来,方案上没写,那是他的责任。

  13时,演练到了关键时刻——更换刺漏的阀门。董永东看见现场指挥作业的班长不是站在指挥的位置,而是不断地上前亲自带头卸阀门,甚至亲自挥起榔头松螺丝。

  在警戒线外,远远地看着那个粗犷结实的西北汉子在现场的“任意发挥”,董永东急得抓耳挠腮。干基层出身的他,明白身先士卒的重要,但此刻班长的职责应该是“指挥”。董永东想起,在方案上他写的是班长要“坚守岗位,负责到底”,却没注明如何“坚守”。他觉得背上的衣服慢慢粘在了身上,袖口里的汗流到了手上。那10多分钟,特别漫长。

  即使是演练,即使是一点小瑕疵,他都如芒在背。

  那是他当作业队主管安全的副队长落下的“病根儿”。作业队天天钢家伙碰铁家伙,他最怕好好的兄弟突然手上就血肉模糊了,还有那些尽量压抑着的呻吟,都折磨着他的神经,让他内心更痛苦的是无颜面对伤者的亲人。

  演练结束了,评估组和指挥部对这次演练都给了高度评价,双方领导都特别表扬了演练方案做得具体细致。

  董永东却感到心里沉甸甸的。他想,回去之后,自己一定再认真推敲方案,争取下次做得更好。(秦柯)

一个秘密

  山峦寂静。一条蛇静静地卧在路肩上。它穿了一件土灰色的衣服,细碎的豹纹冷傲地装饰在身上,不细看是发现不了这个“拦路虎”的。

  “大家注意脚下安全,这个季节蛇比较多”。刘旭一边叮嘱一边将目光尽可能投向要经过的路肩更远处,她的面前是一群身着黄色工作服的作业人员。远远看去,整个队伍像朵盛开的向日葵。

  “停一下,前面有蛇”。刘旭果断冷静地下令,然后她捡起一块石头驱赶着那条冷酷的蛇。走在最前面的温松康看着受到惊吓的蛇“嗖”地抬起头,惊出一身冷汗。他与蛇的距离不足1.5米,有一双大长腿的他只要再跨两步就可能踩到蛇身上。

  瘦小的刘旭其实最怕的动物就是蛇,但作为广州通信段惠州通信车间集中检修车间的防护员,她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知道现场防护员身上的责任。

  今天的作业内容是桥槽整治,作业区间线路复杂,通行列车多。刘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会儿跟驻站联络员汇报自己所在的位置,一会儿给作业人员下达列车通过前下道避车的指令,一会儿关注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情况。她像个护雏的老鹰,时刻关注着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从2020年来集中检修工区到现在,她参与防护的次数超过上百次。她的背包里装着蛇药、防暑药和各种常用的应急药品。为了胜任防护员一职,她专门利用下班时间到医院请教外伤包扎、心肺复苏、中暑急救的一些医学知识,为此,她成了内科和外科医生的“常客”。

  而另一边的车站信号楼内的驻站联络员,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子显示屏,耳朵专注地听着车站值班员的行车指令,时刻关注列车通行情况,并将每一趟列车的通行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通报给现场防护员。

  此起彼伏的专业联络用语回荡在山间,在电台里织起一道又一道坚固的安全生产防线。

  “上道作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除了要自防,也要他防,所以我们车间一直以来严格执行联络防护安全生产制度,杜绝劳动作业安全漏洞、盲区,说起来,现场防护员和联络员责任心最重,一场作业下来,她们付出的比我们还多。她们保护我们,我们保护通信大通道,守护列车安全,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安全‘同心圆’。”检修工区副工长殷水强介绍道。

  11时40分,整治工作完成,看着人员和工机具全部安全撤离作业现场,在跟驻站联络员汇报完毕后,刘旭摸了摸自己的后背,那里早被汗水湿透了。通常,她遇到害怕的动物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后背就会不由自主地流汗,这个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赖雨冰 张磊)

咬文嚼字

  “今天的安全监督例会,我们先讨论一下‘宜、应、要、须’这些字的含义。”

  “宜,就是允许、适宜、适合;应,就是应当、应该;要,就是需要;须,就是必须,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

  “这几个字是程度不同的肯定,语气由轻到重。”

  6月6日,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QHSE监督站安全监督例会上,安监员们就“宜、应、要、须”几个字进行了热烈讨论。

  乍一听,这仿佛是一场语文课。一群被人们称作“铁面包公”的安监员,在这里讨论常用字的含义和区别。他们说,这样的“咬文嚼字”是安监员的必修课。

  “在各类安全制度中,这几个字是常用字,安监员必须深刻领会,才能在现场检查时准确把握尺度,对现场安全提供指导性的监督意见”。西南测控公司安全总监代道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为石油勘探开发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西南测控公司常年保持110个左右的基层队在生产现场从事测井、录井、定向井施工,存在带压作业、危化品使用、吊装作业、高空作业、自然灾害、井控安全等风险。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以来,西南测控公司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组织安监员深刻领会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开展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深究问题,治理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监员在检查时发现,针对“在高压作业区与射空区宜安装防护墙”这一条,各施工队就其中的“宜”字,有着不同的执行方式。比如在单井作业时,没有安装防护墙,在井工厂作业时,安装了防护墙。后来,安监员们通过集体讨论并对现场评估,本着从严管理,把“宜”改成“应”,要求单井作业也要安装防护墙,做到本质安全。

  安监员王学峰在检查电缆钢丝时,根据“发现电缆钢丝断裂时,应及时进行处置”这项规定,不仅检查施工队在发现电缆钢丝断裂时是否做到及时处理,同时要求施工现场配备处置工具、物资,还现场考核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处置能力和相关知识。

这项规定中的‘应’是应该,事不宜迟的意思,不仅要处置,还要具备处置能力和处置工具,所以我延伸了相关的检查内容”。王学峰认为,咬文嚼字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吃透政策,做安全明白人,检查时才能查出要害点、关键点,才能以理服人,发挥安全监督的作用,把安全制度真正贯彻好、执行好。( 田宏远 王学峰 邵晓玲)

来“找茬儿”

  “大家快来看啊,咱们的急救演练过程拍成视频纪录片了”。6月初,在中石油管道局四公司盾构工地会议室,员工们紧盯投影仪幕布,对照演练步骤、演练动作进行“找茬儿”。

  盾构非开挖业务是在地下构筑隧道,科技含量高、施工风险大,为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处理应对能力,检验应急预案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他们将以往工程策划的急救演练视频整理后,为一线员工送去安全大餐。

  在观看完演练视频后,员工王奇说:“通过大家来‘找茬儿’,让我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像在盾构隧道这种受限空间内作业,发生事故后无论是受伤者还是施救者都不要慌乱,只有保持镇定,伤者才能尽快得到救助,且不会导致其他工序出现差错。”

  “在对受伤人员急救时,我们进行简单止血处理后,用竹板进行了绑扎,避免伤者受到二次伤害。我们要通过视频纪录片告诉大家,‘三违为零、伤害为零、职业病为零’的目标就是我们的安全梦。”参与演练的员工郭培鹤补充道。

  演练不是目的,而是实战。正如安全总监朱建明所说:“应急演练就是要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验证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让每位参与者做好总结,不断提高遇事时的处理能力。”

  目前,中石油管道局四公司正在进行盾构项目前期筹备工作,他们将根据从演练视频中发现的问题,查找不足,剖析问题根源,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以提高员工遇到突发紧急情况的救援能力。(宋洋)

“安全快闪”

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安徽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组织安全小分队深入生产现场、车间班组、职工食堂等,开展“快闪”趣味答题活动,结合厂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职工岗位安全技能进行快问快答。 (石启元 摄)

不打招呼

  “走,快走,油罐起火了!”6月16日,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9摄氏度。刚巡检完流程设备回到值班室的河南油田安棚转油站集输工倪德强满头是汗,还没来得及擦,就接到站上紧急指令,说三相分离器旁边的事故罐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着火,赶紧抢险去。

  很快,整个转油站紧张起来。只见背着正压呼吸器的值班员张诗东也朝着事故罐方向跑,正在注水泵房里修泵的于学平手拎灭火器也赶来了,手举彩旗的魏威恒已经站在转油站门口引导消防车……

  不一会儿,拉着警报的消防车也赶到了,很快,一条条灭火的水龙带冒着柱状泡沫向烈日下的事故罐打去。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一场消防演练。

  “今天特意搞这场不打招呼的演练,目的就是要考验我们的整体作战实力,一旦真的遇到紧急情况,看我们到底能不能拿得下。”站长易伟刚说。(王秉)

当上“主角”

  “这个方式比单纯的参加培训好,主动性高。”

  “由于是自己示范,得保证示范质量,免得人笑话。”

  “不能误导别人,操作必须符合标准。”

  6月16日,首钢水钢博宏创业分公司请职工当“主角”,以“五点式安全带正确使用”和“背负式空气呼吸器正确佩戴”等为内容,制作安全生产短视频,力争营造人人学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守安全的氛围。对此, 职工们纷纷表示赞同。

  该公司每年承担的水钢设备年修项目,大多都在有限空间、煤气区域、高空作业、罐体炉内等危险场所。对职工们而言, 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尤为关键。

  为切实提高安全监护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检修安全,该公司结合“安全生产月”推进计划,组织职工开展拍摄安全生产短视频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职工们不仅学到了具体的安全生产知识,又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沈小平)

万无一失

  我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淄博工务段周村线路工区的一名防护员,入职11年,我的职责是对现场作业人员提供人身安全防护,确保万无一失。

  刚入路时,看到身着红色防护服,胸前佩挂对讲机、喇叭等防护备品的防护员,我特别羡慕。当时我以为防护员就是预报车次、吹吹喇叭,提醒职工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谁都能胜任这项工作。

  通过培训和考试,我取得了防护员单独顶岗作业资格证,那天我心里乐开了花,盼着上线作业时一展身手。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天窗维修作业,工长安排我担任现场防护员。封锁命令下达后,我要与驻站联络员复诵命令,在确认无误后,迅即将作业项目、封锁时间和施工区段详细记录在防护记录本上,并将信息传达给施工负责人。施工现场机具与钢轨、石砟的撞击声此起彼伏,淹没了对讲机里的声音,不由得让我手忙脚乱。

  180分钟的天窗作业时段内,每3分钟就要与驻站联络员进行一次呼唤应答确认,再将信息传递给各作业小组。一个天窗点内,“明白”“邻线列车接近”这十多个字复诵、传达的次数少说有300次。有时现场噪声大,喇叭都快吹爆了,职工也听不到,连吹带喊,声带都破裂流血了。

  “能吃得消吗?”作业结束后,工长笑着问。

  “能。不过这活儿还真不简单。”我说道。

  “防护员要耳聪、眼疾、手快、嘴灵,做到万无一失。”工长说着掏出风险卡控表,与我核对防护记录本上的关键作业信息,“由于每日作业地点不同,各作业区段天窗给点时间、列车运行密度都不相同。防护员要背熟列车时刻表,了解掌握列车运行速度、间隔时间等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我开始真正理解这个岗位的职责了。

  作为现场作业人员的“眼睛”和“耳朵”,我既要熟知每个作业区段的线路分布和地形地貌情况,又要掌握各项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工区管辖38公里的线路设备,哪里小半径曲线多、哪里路肩窄、哪里病害多……必须全都了然于胸。

  一路上,工长反复说着一句话:“防护员能安安全全带着伙计们上线路,让伙计们平平安安归来,就是大功一件。”

  从那以后,现场防护时我无时无刻不在了解、监控列车运行信息,不给安全隐患钻任何空子。(口述/吕明 整理/郭修山)

心存愧疚

  又到安全生产月,我又想起十几年前的一幕。因为自己的鲁莽操作而烫伤同事的情景在我眼前闪现,让我心存余悸,充满愧疚。

  那是2004年的一个夏日,当时岗位上有我和同事两人操作。那天,我负责打放树脂渣,接过班后,我按惯例对所有管道进行通气疏通,以免堵塞而影响生产进程。当我打开放渣管道上面的蒸汽阀门进行疏通时,发现管道堵塞了。我初来乍到经验不足,以为蒸汽压力过小,又把阀门拧开一圈。这时同事走过来,说帮我控制住管头。

  于是,他双手抓住管道尾部的铁头,摁在树脂渣槽边。没过半分钟,只听“嘶”的一声,一团蒸汽夹裹着被融化的树脂冲开铁管与软管的接头处,把同事罩住。同事“哎哟”一声,丢下铁管,转身跑开。我赶紧关闭蒸汽阀门,可为时已晚,无情的蒸汽已经融化为液体,紧紧贴在同事的T恤、双臂以及脸部。

  我哪见过这种阵势,望着满是树脂和被烫得龇牙咧嘴的同事,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呆住了。

  班长闻讯赶来,迅速把双手往清水里一插,飞快地把同事双臂上的树脂揭去,并嘱咐我去拿剪刀。我惊慌失措地找来剪刀,却怎么也剪不开同事的T恤。班长一把推开我,操起剪刀,三下五除二,把同事的衣服剪开。只见同事的左腹部出现了一个巴掌大的红晕,隐隐地鼓起来……

  这时我才回过神来,一个劲地对同事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虽然同事、班长、车间主任都没有责备我,但我看着同事那痛苦的样子,愧疚极了。如果我拒绝了同事的帮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经过那起事故,我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

  特别是在冬天,放树脂渣管道更易堵塞,我吸取了烫伤同事的教训。接班后,去疏通放树脂渣管道时,微微放开一点点蒸汽阀门,让蒸汽慢慢地去疏通,去加热。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加热,阀门及管道变得热乎了,等到开启阀门时就变得轻松自如,也避免了蒸汽外泄伤人的事故发生。

  在高危的化工行业中,进行生产操作时必须事事小心,时时谨慎——这一点我一直谨记在心。(韩成杰)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