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今日推荐

人民日报:透过暴行我们看到了什么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9-08-15 07:22:41  来源:人民日报

  13日晚、14日凌晨,香港国际机场发生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非法集会的部分激进暴力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非法禁锢、围殴、施虐执行采访任务的《环球时报》旗下环球网记者付国豪和另一内地旅客。我们对如此暴行表示最强烈的谴责!我们坚决支持香港警方和司法机构果断执法、严正司法,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这些天以来,一次次暴力事件,让世人看清了香港所谓“和平示威”的真面目。暴力冲击、打砸香港立法会和围堵中联办大楼,用毒性化学粉末、汽油弹等危险工具攻击警察,肆意打砸私人财物、破坏公共设施,蓄意瘫痪地铁、机场等公共交通,在机场辱骂攻击旅客,甚至连病人、孕妇和儿童都不放过……示威者的极端暴力行为,手段不断翻新、烈度不断升级、破坏性不断加剧,但这般践踏法治的暴行,却被粉饰为“和平示威”;相反,香港警方依法执法、维持秩序的正当行为,却被污蔑为“武力镇压”。如此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怎能不天怒人怨!?

  香港反对派历来把“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挂在嘴边,但环球网记者的遭遇揭穿了他们的真面目:这种自由只给“同声同气”的媒体,发出不同声音的媒体是无福消受这种自由的,甚至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加。反修例风波以来,无理阻挠正常采访、网络“起底”记者资料、殴打立场不同的记者、甚至恐吓“祸必及妻儿”……激进反对派一边大肆打压不同意见媒体,制造媒体界“黑色恐怖”,一边竭力鼓吹“违法达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煽动蛊惑香港年轻人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企图用舆论裹挟香港市民卷入政治纷争,激化社会矛盾。一言以蔽之,他们就是要以“新闻自由”之名,行“反中乱港”之实。

  就在机场暴行后不久,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又出来“站台”了。他们对令人发指的暴行视而不见,对遭受人身侵害的无辜伤者置若罔闻,却大声赞美“勇敢的抗议者”,让人看清楚什么叫“选择性失明”。反修例风波以来,西方一些政要和媒体公然为暴行张目、为犯罪喝彩,声称激进示威者的行为“激励了全世界”,表现出了“不应该被忽略的勇气”。他们这般表演,世人已经见多了、看惯了。美、英都曾发生过大规模民众抗议示威,美国历史上多次动用军队、坦克镇压民众示威暴乱;2011年英国伦敦骚乱时,英国政府立场强硬,首相府发言人声称对骚乱事件“完全不能容忍”,暴力“没有任何正当理由”“虚幻的人权不能成为确认罪犯并对他们进行审判的拦路石”。听听这两种腔调!同样是面对暴力,他们让世人看到了,什么叫双重标准,什么叫伪善冷血。

  “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事态发展到现在,人们应该看清楚香港激进示威者特别是其背后黑手的真实目的了:所谓“反修例”只是一个名头、一种借口,他们真正要干的就是反中乱港、搞“颜色革命”。不过,他们的表演成了最好、最具说服力的反面教材,包括香港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对境外反华势力兜售的那一套有了更强的鉴别力和免疫力。我们要正告那些躲在背后的黑手们:14亿中国人众志成城,挡得住任何祸国殃民的祸水。你们别做梦了!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既然敢亮招牌,就要有被监督的准备

    就在上月底,和林格尔县也召开了政务服务相关会议,提出要“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做到“资料互通、信息共享”。期待该县这项工作能真正做实,起码那个收据抬头是“乐乐百花摄影店”的窗口,该好好整治一下了。建议群众再遇到这样的窗口,不要向物价部门投诉,这不是单纯的物价问题,不妨打给纪委试试看。

  • 中工时评:游学与否不只是钱的问题

    暑假已过数周,不少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了暑期游学项目,特别是赴海外游学,费用自然不菲。高昂的游学费用,让一些家长感慨“养不起娃”的同时,也带来了攀比现象,最终却让鱼龙混杂的游学中介机构获益。

  • 中工时评:二青会:面向未来的青春约会

    8月8日晚,在第11个全民健身日来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在山西太原隆重揭幕。

  • 中工时评:摘牌有力量,挂牌才更显分量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7家5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它被取消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人物

  • 对吃“11个包子”的消防员,不能止于感动

    据了解,视频中这位消防员名叫吉侯牛培,来自四川省雷波县,彝族人。8月10日苏州市太仓消防救援大队城西消防中队接到排涝警情,随即赶赴现场;从当天下午3点多,一直在现场进行处置, 由于救援过了饭点,便利用消防车回单位更换装备的时间,从单位食堂带了些包子给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充饥。

  • 张礼:传承学术不觉老

    清瘦身形、满头银发、慈祥笑容、矍铄目光、洪亮声音……这是人们对张礼教授的直观印象。年逾九旬的张礼教授,是清华大学物理系1982年复系之后的首位系主任。

  • 当我走进黄文秀的世界

    作为一名一线记者,我的采访故事通常都是与主人公面对面开始的。然而这次不同,我面对的这个女孩,已经不在了。她叫黄文秀,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就是那个用一年零82天,帮助全村417人脱贫,将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到2.71%的女孩。

  • 【应急先锋】史厚忠:作为一名应急人,他不怕“骂声”勇担当

    “在学习的道路上,尤其是安全知识的学习,从没有及格,有可能因为一分的缺失导致一条生命的无法挽回,甚至更多。当好应急管理干部,必须始终以时不我待的学习劲头一直奔跑在路上。”史厚忠一直用这些话勉励自己。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