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关爱留守儿童不要面子工程
张学炬
//www.workercn.cn2016-07-04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笔者了解到,最近在一些地方,按照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有的中小学光统计留守儿童信息就多达5次,每次都相当繁琐。每个留守儿童都需要填一个详细表格,内容涉及儿童的年龄、身份证,以及父母或临时监护人的身份证等,多达几十项。学校为了掌握准确的数据,常常让孩子的爷爷奶奶等监护人送来户口本、身份证。很多人年事已高,往返学校劳苦奔波。一次次索要,一次次填写,让他们不禁感到茫然。

  当然,留守儿童也并非得不到实惠。有时,一些公益团体也带来一些“礼物”,有书包、本子、铅笔之类,也有爱心人士捐献的衣物,但很多不是“大”,就是“小”,很难适合他们。浅尝辄止的爱心活动对留守儿童意义不大,却给学校带来不少麻烦。每次爱心团体或公益组织前来,都是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有媒体记者相随,由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带队,来到之后,必要的招待是不可少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言,有的需要编排好多遍。

  如此关注留守儿童,让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很多时候,关注都没做到点子上。留守儿童并不一定就是贫穷的,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通常会按时寄来生活费。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心灵的饥渴、精神的贫瘠。笔者建议,爱心团体不妨组织这些留守儿童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组织一次读书会、一次乒乓球比赛、一次讲故事活动等;爱心人士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带着这些留守儿童去自己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让他们体会家庭的温暖;也可以多倾听一下他们内心的委屈,指导他们克服来自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等。

  当然,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更需要政府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充分利用学校收集起来的留守儿童信息,做好科学规划,以社区、村队、妇联、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为依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帮扶,让对留守儿童的关怀真正接地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