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财经

个人消费信贷应发展与规范并重

董希淼
2019-09-19 09:57:14  来源:经济日报

  个人消费信贷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较多不合规现象,如产品偏离消费属性、用途管控弱化、多头授信普遍等。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日前,浙江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引发多方关注。规范个人消费信贷经营行为,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控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予以规范的同时,应采取措施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推动金融更好地促消费、扩内需。

  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个人消费信贷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较多不合规现象,如产品偏离消费属性、用途管控弱化、多头授信普遍等。尤其是从资金用途和流向看,部分机构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部分信贷资金未按指定用途使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债市、金市、期市等金融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楼市出现“小阳春”。从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看,8月份70座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2%、9.9%、9.0%,涨幅虽然放缓,但仍处于上涨趋势。这与信贷资金违规流入存在一定关系。个人消费信贷资金流入楼市,一方面偏离了“房住不炒”定位,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居民部门杠杆,积聚了金融风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达55.3%,半年累计上升2.1个百分点。

  因此,监管部门重申相关政策要求,采取措施堵住政策漏洞,这是及时和必要的。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应将消费贷款发放时限控制在5年以下,并要求客户提供用途证明。对30万元以上的消费贷款执行受托支付规定,将贷款资金支付到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减少被挪用的风险。同时,要合理核定信用卡额度,尽量减少多头授信,严控过度授信,从源头上降低客户特别是年轻客户过度透支的可能。比如,应严格落实“刚性扣减”要求,在给信用卡持卡人授信额度时,扣除在其他银行已获得的额度。

  当然,防范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进入楼市、股市等,不能只盯着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大型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对资金流向基本没有管控,进入楼市、股市的比例可能更高。要加大对各类互联网平台的清理和整顿,对其提供的借贷业务,在借贷用途、资金流向等方面加强监测。不过,无论对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平台而言,对信贷资金流向、用途的监控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应修改相关制度办法,将虚构贷款用途、挪用信贷资金的行为纳入征信系统,提高借款人违规成本,从源头上遏制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等。同时,金融机构可以适时建立灰名单、黑名单等制度。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要求金融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因此,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推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比如,可探索对金额较小的消费信贷在借款用途、资金流向等方面实行豁免,或采取简化措施,提高监管效率,降低合规成本。总之,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栏目话题由今日头条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持)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总书记为何在考察中频频强调这件事?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精准施策,稳中求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要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破解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才投身实体经济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 中工时评:不是所有玩直播的县长都会成为网红

    最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县长刘建军火了,他在巡视草甸草原的时候,一路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开着直播。同时,他还通过发短视频的方式,严厉谴责越野车碾轧破坏草场的当事人,最终使得当事人低头认错并接受处罚。

  • 中工时评:给查处威胁举报记者事件的两点建议

    显然,这里需要彻查的,早已不是破坏环保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举报人权利保障问题,而是严重的政治生态问题。

  • 中工时评:大督查彰显民生大情怀

    随着“互联网+督查”的完善和实施,可以说,一年一度的国务院大督查,正在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正在发展成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项”,正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特色,正在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大亮点,充分展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工作导向和施政理念。

人物

  • 永不消逝的电波|初心故事⑦

    郑执中,一位从江西兴国出发的红军战士,战火淬炼,栉风沐雨,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和红色通信的发展。

  • 无问西东 遵从内心的召唤

    教师节前后,杭州学军中学前校长陈立群在朋友圈刷了屏,他的事迹被网友热情转发。

  • 忠诚老实的罗荣桓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病逝。闻此消息,毛泽东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作用”。随后几天,又为其创作了一首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 “52岁爸爸大学生”和“49岁妈妈研究生”是一部“励志故事”

    9月12日,一段“52岁维修老板自学1年考上本科, 2门专业课成绩考第一”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点赞其励志,发出感慨称“厉害了,这位叔叔”、“这位同学优秀”。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