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能充当耍滑偷懒的帮凶 - 评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技术不能充当耍滑偷懒的帮凶

来源:北京日报
2021-07-28 11:18

  原标题:技术不能充当耍滑偷懒的帮凶

  请人替课、代人签到,可以说是大学校园里的常见病,岂料,最近更曝出“机器代刷”现象。某地公安侦破的全国首例“付费刷课”案件显示,市面上有不少“黑客工具”通过对正规慕课进行数据抓取及破解,实现“刷课秒过”“考试改分”“提取试卷”等功能,而购买该服务的大学生遍布全国。

  科学技术迭代,教育理念升级,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国内慕课自2013年起步,目前相关平台上线课程数量已增至3.2万门,学习人数达4.9亿人次。天南地北的学生都能“同听一堂课”,突破了以往“必须到场”教学的地域局限性,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同院校间的学科差距。然而,“刷课平台”从中钻营,大肆兜售什么花四五元即可“完成课程”,掏一两百元就“包过期末考试”,助长“不学而过”“花钱买分”,不仅浪费了优质教学资源,让一些自制力不强者荒废了学业,更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平。

  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享受着便利,也要警惕其中隐患。尤其教育领域,由于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以及巨额的利润空间,一直是技术开发的风口。也因此,一旦管控稍有漏洞,就会乱象滋生。刷课平台侵扰慕课是一例,还有各类拍照搜题软件被异化为“抄作业神器”,作业打卡类App被嵌入儿童不宜信息,不一而足。

  这些年,对技术应用跑偏现象的反思不少,家长和学校亦在严防死守。从实际情况看,要形成真正威慑,还得管得更严一些。以“付费刷课”为例,给在线教育平台弥补漏洞,打上技术补丁固然必不可少,但相关部门及时介入,严惩背后作恶之人更为根本。无论是加大惩罚力度、列入行业黑名单、直接下架封停,还是明确定罪量刑标准,都得让违法违规者感到得不偿失,才可能倒逼其收手。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也是一个需要敬畏的行业。堵住技术应用跑偏的窟窿,才能让技术成为年轻学子成长的助力,而非偷懒耍滑的帮凶。(田闻之)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