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镜鉴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镜鉴

来源:人民论坛网
2021-07-29 08:37

  原标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镜鉴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提出了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社会主义设想,但他们拒绝对未来社会具体情况提供“预定看法”,也反对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方案。他们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完全取决于人们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共产主义是改造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前提产生的。这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最重要特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科学社会主义设想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宝贵经验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历史条件,表达了被压迫阶级改变现状的经济诉求和政治意愿。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一种社会乌托邦,而是在深入理解阶级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基础上,为阶级斗争提供的思想武器。“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关注并置身于无产阶级运动,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从《共产党宣言》算起,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真可谓筚路蓝缕、风起云涌、曲折蜿蜒,“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顽强奋斗。但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单一模式到各种探索,从来就没有按照哪个“本本”来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什么金科玉律的教科书或者颐指气使的教师爷,靠的完全是自身砥砺前行。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开始是搬用苏联的做法,后来发现这些做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提出“以苏为鉴”,提醒我们不要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应该走出一条比苏联更好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后,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苏联错失改革机遇最后垮台的教训,强调中国改革开放不能半途而废。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怎样才能总体上算“够格”,其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制度建设。“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新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吸收了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和内生演化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个基本制度框架内,还包括一系列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它既是明文规定的建章立制,又有切实可行的运作规则,更体现了互相监督的权力制衡。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改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无数事实证明能够促进中国发展改革稳定的制度。我们正在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要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并在推进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奠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以释放强大治理效能的制度建设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0年,社会主义中国全民抗疫、抗洪救灾、实招治港、经济复苏,每一件都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再放眼全球,从疫情蔓延肆虐,到多国经济停摆、政府“甩锅”,再到地区冲突加剧,怎一个“乱”字了得。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往支撑国际关系的国际体系难以为继,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今后一段时期,社会主义中国将面对更加艰巨的发展转型任务和风浪四起的外部环境,要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抓紧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好的制度,国家就治理不好;没有强大的制度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要落空。无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有赖于法治保障、治党有方,还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配合现代化国家治理和深化改革开放,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制度更完善、更持久、更成熟。这就必须在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同时,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现党、国家及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还要进一步强化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强化运用制度、法律办事的能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切实提高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中国领导人在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中提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能否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社会主义中国制度建设既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也是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中国是创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步力量

  社会主义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早已成为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基于文化基因、时代条件被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聚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风范。“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我们有这样的强烈感受,社会主义及其制度形态既要“坚持和巩固”,又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社会主义总的来说比资本主义优越,但要靠我们的发展来证明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统一起来,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社会主义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凝聚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勇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并且日益走向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实践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探索,这种新文明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对于广大非西方国家在保持自身特质的同时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并充分观照人类共同愿景,具有特殊的意义。

  社会主义中国自己发展了,也越来越重视人类的共同利益。社会主义中国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更加坚定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更有说服力的成就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贡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同志关于当今世界主要问题和时代特征的判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冷战终结,国际局势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社会主义中国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为世界和平发展作贡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其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以及对实现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和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将这种互利共赢从经贸关系扩展到政治、安全、文化、环保等领域,积极推动从双边到多边,努力实现从双赢到多赢、共赢。

  处于“大变局”中的社会主义中国不惧惊涛骇浪,坚持对外开放,展现大国担当,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当代中国乃至未来中国的发展也必将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是社会主义中国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做出的自主选择,这不但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利于推动世界持久和平、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将坚持公平开放、共赢开放、包容开放,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继续促进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谋求事关人类命运的利益汇合点,积极营造全球伙伴关系,热心打造遍及全球的“朋友圈”。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大势仍然不可逆转,但国际格局却在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也在重塑进行时,这个趋势既反映了“大变局”的变与不变,也赋予了国际交往追求公正合理、和谐共处,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和风险挑战,社会主义中国呼吁各国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正确选择,齐心协力应对挑战,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反映人类共同愿景的内容,不但符合中国人民也符合世界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创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明标志。

  以史为鉴开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给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创造了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从单一模式走向多种探索的历史。只有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联系起来,才能真切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理想信念;才能准确把握学习“四史”的要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学习“四史”,不但要讲艰苦卓绝、成就辉煌,以鼓舞士气、坚定信念;也要讲跌过的跟头、走过的弯路,避免前进路上再犯类似的错误。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才能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来自历史反思的精神动力。

  列宁说过,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研究今天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认真反思历史,从历史中寻找可供借鉴的答案。历史的兴衰成败留下太多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史鉴沉淀,足以警示现实、启迪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都要读历史”。在国家处于严重困难的关头,毛泽东同志深感很多干部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说:“我们是历史主义者,给大家讲讲历史,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历史之所以能够说服人,是因为了解历史,洞悉其中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提升对现实情况的认知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亚非拉人民斗争的前途时说,“一定要看历史”“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这些言论都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对历史经验和规律的把握,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行稳致远。

  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饱受欺凌的命运,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中国交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发展成绩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还将继续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未来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大地展现。中国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21世纪跨入第三个十年门槛,世界也进入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扩大开放都进入了攻坚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但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艰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认真对待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早在1962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同样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此,要有补齐短板、突破遏制、变危为机、化险为夷的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更光荣使命、更艰巨任务、更严峻挑战、更伟大工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学史明理,正当其时。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一步领悟怎样继续走好社会主义发展之人间正道。

  (肖巍,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