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生育友好的全社会合力 - 理论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形成生育友好的全社会合力

来源:大众日报
2021-07-28 13:27

  原标题:形成生育友好的全社会合力

  三孩配套政策的发布和实施,对于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破解“不敢生”“不想生”“不愿生”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这是立足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和引领人口新趋势的重大决定,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两孩”,生育政策不断优化,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应,全国出生人口中二孩的比例已经从2013年的30%左右提升至2017年以来的50%左右。同时也应看到,2018年至今,出生人口规模明显回落;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生育率的走低与生育、养育、教育的高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调查显示,经济压力大、孩子没人带是造成生育意愿下降的重要原因,受到政策上的孩次限制“不能生”的问题正逐步让位给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过高所导致的“不敢生”“不想生”“不愿生”问题,而后者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在生育方面面临的主要矛盾。中央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一方面,要通过孩次政策的优化调整,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重点破解生育、养育、教育的高成本难题。

  减轻家庭特别是女性为生育付出的代价,破解生育的高成本难题。根据《决定》部署,因生育所发生的相关医疗费用,将通过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得到更有力保障,从而切实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因生育相关公共服务能力跟不上而出现的建档难、跨地建档生育等问题,可在妇幼健康保障工程的实施、县乡村三级基层网络的夯实中逐步得到解决,为家庭节省下一定的时间、精力及交通成本。随着社会抚养费的取消,相关处罚规定也将全面清理、废止、脱钩。在上述制度和体系建设趋于完备后,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将成为减轻生育成本的关键。

  女性不仅在生育过程中承受着生理上、心理上的痛苦,也为生育付出职业上、经济上的代价。不少女性因生育因素在招录、招聘过程中遭受着隐形歧视,参加工作的女性又面临因生育而中断就业、损失收入、丢掉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返岗后失去职业上升空间等职场风险。这些现实问题打击着女性的生育意愿,微观层面的问题不解决,宏观上的人口均衡发展也将难以实现。《决定》明文指出,要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引导规范用人单位的相关行为,督促落实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构建起生育友好的氛围和规章制度。对现行有关休假和工作时间的政策规定,应适时进行相应修改完善。对于女性因生育而产生的再就业需求,政策上也应加大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做好公共就业特别是职业培训的帮扶。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破解养育的高成本难题。从养育看,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仍然是婴幼儿的照护难题。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目前,我国0至3岁婴幼儿大约4200万,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然而面对如此强烈的需求,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仅为1.8个,调查显示,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在35%以上。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托育服务供需矛盾或将更为突出。而且,具有公益性、普惠性的托育服务更显不足,广大工薪家庭难以承担高昂的早教费用。

  针对这一难题,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到2035年,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决定》中就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进行了专门部署,明确要求以市地级行政区为单位制订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推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这个要求压实了责任,对于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将起到显著的引导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均被列入了支持的范围,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托育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的托育服务、居住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家庭托育点以及幼儿园0—6岁托幼一体化模式。这有利于丰富供给,更好满足多样化的托育服务需求,并将通过替代效应和良性竞争来有效降低成本。此外,为降低家庭养育3岁以下婴幼儿的经济成本,《决定》还提出要“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一措施落地后也将实实在在地减轻婴幼儿养育负担。

  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破解教育的高成本难题。学前教育普惠性不足、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不充分、校外培训不规范等问题,客观上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近两年,各级教育部门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治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共回收2万多所幼儿园,增加了400多万个学位,有效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普惠。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为进一步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下一步要继续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困扰众多家庭;而在择校、升学竞争的压力下,如何安排孩子放学后的时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让许多家庭陷入焦虑。不少校外培训机构“趁虚而入”,提供课后、假期校外补课的“一条龙”服务,在过度竞争、无序发展中加剧了家庭的焦虑情绪,增加了教育的经济负担。《决定》提出“全面开展课后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和托管服务,推动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各地陆续试点开展课后延时、暑期托管服务,有望解决家庭面临的“三点半”难题,平衡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负担。今年以来,中央针对校外培训乱象重拳出击,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同时提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各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学区房炒作,推动教育公平,减轻家长在教育上的经济负担。

  优化生育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上述提及的内容以外,还涉及婚嫁、住房、人口服务、儿童健康等诸多方面。要实现《决定》提出的到2025年生育水平适当提高、到2035年生育水平更加适度的目标,需要综合施策、一体推进,将一系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配套到位、落实到位,最终形成生育友好的全社会合力。

  (顾严,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铉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