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经典中的“农民运动” - 书画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上世纪70年代,以林墉、杨之光为代表——

广东美术经典中的“农民运动”

来源:羊城晚报
2021-06-26 14:05

  原标题:上世纪70年代,以林墉、杨之光为代表——(引题)

  广东美术经典中的“农民运动”(主题)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上世纪70年代,林墉、杨之光为代表的广东画坛中坚力量,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为题材,创作了一批经典美术作品。以一系列富有生动细节与地方气息的艺术实践,在全国反响巨大,形成了引领创作潮流的“广东现象”。这些经典之作在创作后,即进入国家公共收藏序列,成为一代代人们的集体历史记忆。

  林墉《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13×260cm 1969年-1970年 广州农讲所旧址纪念馆藏

  杨之光《红日照征途》 247×145厘米 1973年 中国美术馆藏

  馆藏经典:写实人物的宏大群像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林墉的《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国画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作品完成于1970年,现藏于广州农讲所旧址纪念馆。

  《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构图以站立在湖南乡村中心高台上的毛泽东为画面中心,身旁簇拥着身背大刀的农会主席和手挽铜锣的青年农友们,农会旗帜在台上高高飘扬,背面悬挂着某某乡农民协会的牌匾,台下四周有序分布着青壮年农民、妇女、儿童等有代表性的农会会员,人物造型大趋势由上而下、由右向左,围绕着画面中心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旋流,向心式的构图有力地突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广东画院院长林蓝介绍,整个作品基于毛泽东农民运动“好得很”这一观点展开创作,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构建出新中国大型主题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写实人物的宏大群像。

  1927年1-2月,毛泽东同志历时32天亲自走访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考察,最终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针对农民运动“糟得很”等论调,毛泽东强调农民运动“好得很”,“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这为农民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

  创作故事:激情之作让林墉声名鹊起

  1969年2月,广东成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即星火燎原馆)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选调一批优秀青年美术工作者参加美术创作,诞生了一批有巨大影响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1970年,毕业不久的林墉来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画创作组。为了还原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情景,林墉借来了原著,边读边画。当时他年仅27岁,对每一幅创作都投入了极大激情。

  林墉说,这一时期,他的目标是:“我的国画人物创作要与油画放在一起而不逊色。”为此,他用素描方法首先画出多个原大样稿,在不断的细节处理中逐渐丰富人物形象。有时,为了描好一个面部细节,他打下的草稿就不下十数幅。最终历时十个月完成巨制。

  在画面整体色彩处理上,林墉更匠心独运。据作者自述,当时他每一次渲染都用了不同的红——第一次用朱膘,第二次用大红,第三次用朱砂,第四次用洋红,接着再用朱膘、大红、朱砂、洋红等,多种红色多层渲染,使这红色在多年后仍长保新鲜红艳。

  画面中,他有意依托红旗、红绸等遥相呼应的剧烈动势,让这红色在画面中错落分布,由此整个画面形成一股强劲的红色旋流,迥异于以往国画的色彩表现,极具视觉冲击力。

  《好得很》让林墉在画坛声名鹊起,此后五六年间,林墉几乎每年都有佳作登场,备受瞩目。时隔多年,每次回忆当年创作的巨画,林墉依然思绪万千,难掩激情:“我每一次看我画的历史画,都会激动,想哭。”

  “广东现象”:富有生动细节与地方气息

  在《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诞生的上世纪70年代,岭南画坛大放异彩。以林墉、汤小铭、杨之光、陈衍宁、伍启中等佼佼者为代表的广东画家,以一系列富有生动细节与地方气息的艺术实践,在全国反响巨大,形成了引领创作潮流的“广东现象”。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伟大实践。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广东画家创作的重要主题。由杨之光创作的中国画《红日照征途》原名《毛泽东同志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该作以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庭院为背景,描绘当时毛泽东送别毕业学员奔赴各自“征途”的情景。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杨之光画人物一向以精准为原则,造型写实、用笔写意,吸收了西方对水彩和光的表现手法。毛泽东着中山装和布鞋,用墨笔勾勒,设色淡雅,装束十分朴实。两个农民学员边走边聆听毛泽东的教导和叮嘱。

  右边的农民学员包头打扮,肩背包袱、手持雨伞,还系着绑腿,粗笔勾形,重墨设色;左边的农民学员,身背斗笠、系腰挽裤,重笔勾形,赭石上衣,黑裤重色,与毛泽东的浅淡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作客体部分由农民学员三人、革命军两人组成,占的画面虽小,却有“燎原”之势。红旗一角寓意着后面跟有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与之相呼应的是画面右上方的两株红棉树,既是岭南特色风物,也取其“英雄树”之意,寄寓革命队伍不断壮大、前景光明。

  杨之光将毛泽东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置于学员中间,以此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与农民兄弟融为一体的优良作风。此幅作品虽然创作于“文革”时期,却完全不同于“文革”期间流行的“高大全”“红光亮”的画法,毛泽东平易近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