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职业成为择业新舞台 - 就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前景广阔,人才需求量大——

让新职业成为择业新舞台

来源:中工网
2021-07-28 15:22

  自由的工作状态、将兴趣与职业融合、足够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新职业具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各种因素。《青年新职业指南》调研显示,年轻人超过五成希望尝试新职业,更有近两成已经开始从事相关职业。

  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

  专家表示,要让新职业成为大学生的择业新舞台,加强技能培训至关重要。

  早晨9点,广州小伙儿黎嘉健准时在前台站定,在接下来的8小时里,他将不断重复接单、贴杯加料、调杯、加冰加热、加奶制品、出杯这6个步骤。

  “我每天调制的奶茶有上百杯。”1997年出生的黎嘉健,职高毕业后正式成为调饮师。“我本就对健康茶饮感兴趣,如今调饮师成为新职业,有了完善的职业晋升通道,我就果断加入进来。”黎嘉健说。

  今年3月,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调饮师等18个新职业。至此,我国公布的新职业已达56个。毕业季来临,新职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新职业能否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衔接、配套工作?

  新职业受大学生青睐

  新职业,适合大学生就业吗?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范巍表示,经济社会发展本身就是旧职业不断消亡,新职业不断产生的过程,新时代的新职业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数字技术发展催生新职业。

  近年来,数字技术向各行业快速渗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劳动者岗位逐渐向数字技能方向转移,数字化管理师、在线学习服务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如外卖平台、家政服务平台、网约车平台等,在我国新经济发展中引人瞩目。平台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新职业,如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

  ——企业高质量发展孕育新职业。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不断向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升级,一批技术含量高、技能要求高的新职业随之产生。例如,随着前沿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量子算法工程师等“科幻角色”变成现实,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派生新职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需求升级趋势明显,消费市场不断细分,迫切需要更规范化、职业化的从业者提供服务。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一批新职业的出现,反映人们对健康、照护、养老、食品安全等社会需求的提升。

  “这些新职业尽管看上去有点小众,但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发展潜力巨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张成刚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国玉表示,新职业的产生其实是劳动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分工的细化能够实现社会的细分需求,有利于从业者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与此同时,新职业也带动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革新。“相对于以雇佣就业为主的传统行业,一些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职业,由于尚未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从业人员多以投入低、起步快的自由职业者为主。”张成刚说。

  自由的工作状态、将兴趣与职业融合、足够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新职业具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各种因素。《青年新职业指南》调研显示,年轻人超过五成希望尝试新职业,更有近两成已经开始从事相关职业。

  新职业吸纳就业潜力大

  新职业看起来就像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那么新职业的就业质量高不高?就业岗位多不多?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黄祖胜,第一批新职业中数字化管理师的从业者。2014年以来,黄祖胜的年薪从过去的几万元涨到目前的35万元,而且经常有公司对他诚心聘请,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这是因为数字化管理师严重供不应求。黄祖胜介绍,义乌中小企业数量多,很多企业还是作坊式管理,全靠老板一人带,企业普遍有数字化管理的需求。“我的工作,就是借助‘钉钉’这一数字化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搭建组织架构、人事结构和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行政管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黄祖胜说。

  黄祖胜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新职业的魅力。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87%的数字化管理师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3倍,按照10∶1的比例配备数字化管理师人才的企业,比没有配备数字化管理师的企业工作效率高出35%—50%。自2019年被纳入新职业以来,我国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已超过200万人。

  黄祖胜的经历绝非个例。某网站的一名科技博主“影视飓风”一开始也是把做视频当业余爱好,但如今,他已组建起一个约50人的制作团队,过去一年营收超2000万元。截至去年底,该网站月均活跃博主已达190万人。

  从需求规模来看,新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近500万、无人机驾驶员近100万、农业经理人近150万、人工智能人才近500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近130万、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均达到125万,人才缺口近千万。

  抓好培训促进新职业供需匹配

  新职业就业前景广阔,根据人社部相关调研,“80后”“90后”是新职业的主力军,但对大学生而言,新职业就业的总量规模依旧较小。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的技能与新职业需求不匹配。张成刚分析,现有的技能形成机制中,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青年从业者技能提升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新职业普遍属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前沿,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机构的专业调整速度跟不上,因此大学生缺乏能胜任新职业的技能。

  与此同时,社会认知度也是影响新职业吸纳就业的瓶颈因素。

  受访专家表示,要让新职业成为大学生的择业新舞台,加强技能培训至关重要。

  关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者已经行动起来。《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96%以上的职场人士希望学习新职业。其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掌握新技能、为未来做准备等成为职场人士学习新职业的主要原因。

  作为数字化管理师行业里的资深“前辈”,黄祖胜仍处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作为数字化管理培训师的蒋优,更是把每周六定为固定的“充电”时间,他说:“作为一名培训师,要满足企业客户的各项需求,就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

  “数字时代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会更加微型化、碎片化、定制化、趣味化。要解决新职业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需要推动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运用传统培训与数字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新职业培训的规模。”张成刚说。

  这一点,政府部门和市场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今年春节前,2021年首期高校数字化管理师职业技能培训班在湖南开班,吸引了50余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人社部门给予参加培训的应届毕业生每人1320元培训补贴,通过知识讲授、现场模拟等形式提供实训。

  与此同时,受访专家表示,对新职业的规范也至关重要。

  对此,张国玉建议,对新职业的规范有形式规范和内在规范两个方面。除了把新职业纳入职业分类目录的形式规范外,还要注重对新职业的从业资格、工作标准、工作条件等的内在规范,要规定一定的资格条件和行为标准,保证从业者行为的合法。“对新职业的内在规范,使得新职业的从业者能够及时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这是保障新职业将来更好发展的关键。”张国玉说。(据《湖南工人报》报道 李心萍)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