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微言】车间主任不缺人才的好日子要靠新型学徒制来支撑 - 就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创·微言】车间主任不缺人才的好日子要靠新型学徒制来支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7-21 07:25

  【创·微言】

  原标题:车间主任不缺人才的好日子要靠新型学徒制来支撑

  兰海燕

  前不久,工人日报刊发报道《智能线上“带不出适合的好徒弟”,这个尴尬咋破解?》,提到沈阳一家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车间主任杨庆说,去年企业上马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因为调试工程师辞职,平台无人能接手,“好日子很快被打破”。

  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相伴而来的是人力资源的更新。然而,智能生产线上缺乏相应人才以及这些工匠从何处来,却成了难题。

  的确,目前企业对操作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叠加: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技术工人短缺问题比较突出;而一些企业生产线的转型升级,又使得新型操作人才尤其缺乏。

  客观讲,杨庆在生产一线遇到的困境,国家层面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就在本月初,人社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入手,“十四五”时期力争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使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

  技能行动、人才培养,学徒环节是基础,然而,在实践中杨庆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师带徒“经验为王”的状态,一师带一徒,效率低出徒慢不说,徒弟的水平往往囿于师傅的操作经验。曾有报道说,师傅告诉徒弟管线能够码放五层,徒弟照做后压废了许多管,因为师傅的“词典”里只有金属管,而当下各种材质管径已变了太多。

  杨庆或许不知道,今年6月,一份有关如何学徒的文件出台了。这份由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五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新就新在,要打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壁垒,让学徒既有理论学习的基础,也有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以此批量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日常在企业中,达到什么水平可以出徒?“能操作就行吧”,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也常常是劳动者难以在技能上进阶的一个原因。而新型学徒则将出徒标准抬到了“中级工、高级工及技师、高级技师为主”的高度,将培养期限明确为“1~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同时明确,实行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双导师”培养模式,让理论与实践、眼下与长远实现无缝对接、紧密结合,既走出了“经验为王”式内部闭环传授,让学徒有了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开阔了视野,又实现了老师傅技能经验与匠心的有效传承。

  实践中,一些中小企业往往并不愿意把工人送出去培养,而是希望“拿来就用”,其中成本考量是重要因素。同样的原因,工人也常常不愿意去长期脱产培训,而是希望边干边学。《意见》明确,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地确定。学徒期间,企业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工资。承担带徒任务的企业导师也不用仅靠自觉和境界,而是要“享受导师带徒津贴”。

  国家掏钱,安排企业与院校对接,对学徒给时间给条件,这种新型学徒制,对企业对职工无疑是一次劳动技能全面提升的重要契机。这样基于科学与长远的精准育才模式,也将在操作人才汩汩涌出的同时,让杨庆们笑逐颜开。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