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班组·一线“大拿”】测量团队的“定海神针”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聚焦班组·一线“大拿”】测量团队的“定海神针”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7-06 07:27

【聚焦班组·一线“大拿”】

原标题:测量团队的“定海神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201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中交三航局太湖隧道项目部测量队的李华富,一直记着入职之初师傅徐士月给自己上的“第一课”。“当时桥上有个混凝土箱梁施工,我的任务是测量支架预压前后的沉降变化情况,师傅要求我连续观测两周。我测了几天看到变化不大,就觉得没有必要测那么多天,到后来才发现时间长了,沉降数据真的有变化,连着多天测量才能看到这个趋势,确保完全达到标准。”

追求精准,这是徐士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太湖隧道项目副总工、全国技术能手徐士月,20岁进入中交三航局三公司,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到测量主管、测量工程师、项目副总工,一步步成长为大师级的测量专业带头人。

2017年12月,徐士月来到太湖隧道项目部。这是一个超长超宽水下隧道工程,水面作业长达10多公里,自然会给测量带来许多难题。为了达到高程贯通,在联测时他带着测量人员只能从太湖边上环行,一环行便是40多公里的路程。为了提高卫星定位测量精度,还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每个时段要观测4个小时,并要连续观测4个时段。每一次外出作业,出门时同行的是初升的朝阳,归来时已是夜幕时分。

在太湖隧道,从桩位放样、验收到主体结构的放样、验收,现场生产中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有测量人的身影。13个人的测量队里,有7个是徐士月的徒弟。每每遇到工作难题,徐士月都能站出来,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游刃有余地解决,是测量团队的“定海神针”。

“我比较严格,经常会批评他们。测量责任重大,今天错了,明天就兑现,稍不留神,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不要怕烦,不要偷懒,不要漏掉每个复核环节。”徐士月说。

“师傅的严厉也是保护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对于测量员来说,严谨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测量数据精准,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徒弟张赛赛特别佩服的是师傅的学习态度,“他每天晚上坚持学习到很晚,这是我们年轻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徐士月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早早地预备当天的工作,晚上下了班,则是他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2011年,45岁的他每天晚上看书复习到两三点,拿到了测绘师证书。如今,55岁的他仍在努力奔跑,学习摄影测量、软件使用和编程知识。

“不学习就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了。”徐士月说,“我们的土方量比较大,地表高低不平,用无人机在天上一飞,土方数量就能出来。以前的常规仪器只能一个点一个点测量,效率低,无人机测量高效、便捷,实现了质的飞跃。”

90后李伟也是徐士月的徒弟,他在大学就是学遥感的,对无人机后处理比较精通。“他一来,我们配合非常好,我的测量经验和他的遥感知识结合,我提具体要求,他想办法实现。”说到这儿,徐士月开心地笑了。

“我高中毕业进单位,努力干到今天,现在是测量专业带头人,每个月额外享受7000元的岗位津贴。徒弟们起点比我高,我想让他们知道,你把技能提高了,待遇也会提高,并不一定要当领导或者老板才能有高待遇。”徐士月说。

事实上,对测量人来说,常年野外作业,饮食作息时间不规律,现场作业时常跌进泥坑,几个月连续工作不能回家探亲……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在外人眼里很辛苦的经历,徐士月却用“这是正常的事”一句话轻轻带过。他所在意的是,怎样把测量做到更精准。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