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小天使,4岁半的她救了5个人 - 公益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妈妈两度丧女,却坚强地做下这个决定……

送别小天使,4岁半的她救了5个人

来源:武汉晚报
2021-04-15 09:23

  原标题:妈妈两度丧女,却坚强地做下这个决定……(引题)

  送别小天使,4岁半的她救了5个人(主题)

  记者武叶 刘璇 通讯员常宇 彭继承 袁莉

  4月13日下午3点,武汉市第六医院ICU病房,4岁半的佳佳宣布脑死亡。父亲于露颤抖着拉起女儿的小手,放在自己鼻子上轻刮了一下:“这次我出‘石头’,你出‘布’,你赢了,再刮一刮爸爸的鼻子。”

  守候在此的同济医院器官获取团队,面对佳佳的遗体深鞠躬。孩子的一肝、两肾和一对眼角膜,将使至少5人获得新生。

  佳佳和爸爸妈妈在珠海长隆野生动物园合影留念。通讯员常宇 彭继承供图

  她的到来给一家人带来莫大安慰

  2014年9月,康偲和于露第一个女儿睿睿出生仅六天,就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3级。这是一种致命性的淤胆性肝病,最终会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康偲决定割肝救女。患有轻度脂肪肝的她运动节食、全力以赴,手术切除了1/5的肝脏。移植过程比较顺利,但几天后睿睿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最终还是离开了深爱她的爸爸妈妈。

  在上海住院期间,康偲看到很多家长焦急地等待着救命的肝脏供体。悲痛过后,她想到捐献睿睿的器官,但因孩子指标不合格,捐献未能成功。

  2016年8月,小女儿佳佳出生,给历尽磨难的夫妻俩带来莫大安慰。康偲说,佳佳不挑食,不哭闹,每天晚上睡前吃一次奶,夜里再吃一次,就可以安安稳稳一觉睡到天亮。

  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康偲就把佳佳接到襄阳一起生活。她说,佳佳很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玩,每天早上叫一遍就开开心心爬起来,没有起床气。在学校,佳佳像个小管家,性格活泼不认生,什么都要帮着老师做。

  病魔再次露出狰狞的面孔

  去年12月,幼儿园大班准备元旦的节目,佳佳自告奋勇参加演出。没想到就在孩子兴高采烈地为演出做准备时,病魔已伸出了凶残的爪牙。

  12月底的一个早晨,佳佳在卫生间迟迟不出来,一问才知道解小便很费力。小两口带佳佳在襄阳当地医院做了三次检查,今年1月26日经核磁共振确诊为弥漫性脑胶质瘤。

  会不会是医生判断失误?康偲和于露抱着一丝侥幸,带孩子赶到北京天坛医院,医生看完他们带来的检查资料,遗憾地摇了摇头:“孩子脑袋里全是瘤,已经没有手术的机会。”绝望的小两口紧接着又去了上海,得到的仍是一样的答案。

  直到3月,佳佳仍然可以正常吃饭、说话,只是走路不稳,乍看一下和健康的小孩没什么两样。无法眼睁睁看着孩子走向死亡,又不知道还可以做哪些努力,一家三口再次南下,赶往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生委婉表示“如果爸爸妈妈坚持的话,可以做放疗,但意义不大”。

  从医院出来,一家人改道去了珠海长隆。康偲和于露希望,陪伴孩子度过最后的快乐时光。那时佳佳已不能行走,却对世界保持着强烈的兴趣,一路上好奇地问东问西,开开心心和爸爸妈妈一起拍照。

  她的离去给至少5个人带来新生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妈妈做了‘小天使’,身上有用的东西送给别的小朋友好不好?”从珠海回来后,佳佳的情况开始不断恶化。有几次康偲隐晦地提起生死的话题,佳佳先是摇摇头,接着又明确地点了点头。

  4月10日,佳佳病重转入ICU前,于露跟孩子比划了一个“石头”的手势,孩子随即回应了一个“布”的手势——这是父女俩平日常玩的“石头剪刀布”游戏,输了就要被刮下鼻子。此后,佳佳逐渐陷入深昏迷。医生告知佳佳妈妈,“孩子随时有可能离开,要做好心理准备”。

  13日下午3点,4岁半的佳佳确定脑死亡。两次经历丧女之痛的康偲艰难地走到女儿床前,摸摸孩子的脸蛋和手脚都没了温度,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于露俯下身来,握住女儿的小手,在自己鼻子上轻刮了一下,泣不成声。

  守候在此的同济医院器官获取团队,面对佳佳的遗体深鞠躬,随后摘取了孩子一肝、两肾和一对眼角膜。当天,她的肝肾便在一个肝衰竭小朋友、两个肾衰竭小朋友的体内,重新运转。一对角膜,还将帮助至少两人重见光明。

  自己已经很苦了,为什么还想着帮助别人?康偲坦言,我们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听说我们有困难,同事、朋友纷纷捐款,只交了很少的押金,医院却从不推诿。尽管求医的过程很艰辛,但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也希望能够温暖他人。“我自己也存了点私心,总觉得孩子的器官还在跳动,就好像她还活在我们身边。”

  每年约三十万人苦等救命器官

  “我国每年有30多万人等待器官移植救命,但每年开展的手术量只有一万例。”同济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特聘专家顾问陈忠华教授遗憾地说,绝大多数患者的需求无法满足,在苦苦等待中走向死亡。

  陈忠华介绍,我国于2000年启动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器官捐献绝对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但这是得益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从百分比上看,我国器官捐献的比例约为百万分之四,而西班牙这一比例在百万分之四十左右,是我们的十倍。

  根据武汉市红十字会提供的数据,武汉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1.45万人,实现“捐遗”2900例,其中角膜捐献1319例,皮肤捐献42例,器官捐献533例,人脑捐献132例。这些器官和组织,挽救了1500多位患者的生命,使2600多人重见光明,并极大地推动了教学和科研进步。

  “推进遗体器官捐献要从三方面入手。”陈忠华介绍,首先要将临床医务人员动员起来,在患者病危时能够第一时间联系OPO组织,上门征求家属的意见。医务人员应当知道,生命是可以成就生命的,死亡不是救治的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

  其次,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争取普通群众的了解和支持,呼吁更多人参与到遗体器官捐献事业中去,提倡“后事新办”,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最后,希望管理部门对遗体器官捐献给予更高的重视,协调各方面资源,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推进此项事业。

  “如果最后结局不完美,那我们一定是还没到达终点。”陈忠华分享了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他说,死亡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捐出遗体器官改写了他人的人生,也就改写了结局,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