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吃复原胡同夏日记忆-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娱乐

用小吃复原胡同夏日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
2021-07-26 11:52:00
  原标题:用小吃复原胡同夏日记忆

  如今正是伏天里的二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现代人有冰箱、空调等设备降温,那半个世纪前,老百姓少有这些设备,人们怎么熬过这三伏天呢?其实那个时候,大家都有高招。

  对温度最“无感”的要数小孩子们,我小的时候,就在大太阳底下弹球儿、扇洋画,脑袋上晒出油来,依然玩得津津有味。辛苦上班的大人就不一样了,那时候,我父亲是厨师,上午抱着灶火炒菜,早热得汗水津津了。等他中午回家吃饭时,母亲把凉水里镇的西红柿切片放糖后,端给父亲,清凉解暑。盛夏之际吃糖拌西红柿,也成为父亲生前的“保留节目”。

  天气热,最解暑的就是西瓜了。不过那时,人们一般不买整个的西瓜,而是买几牙儿吃。每到盛夏,西瓜上市后,一些合作社的门口就会有很多西瓜摊。瓜摊边上放着一大一小两个大木桶,大桶里凉水泡着西瓜,小桶里盛人们吐出的西瓜籽用。卖西瓜时,摊贩伸进水桶里挑出一个,放在案子上,三下五除二切成牙儿,摊主再把成牙儿的西瓜码在玻璃罩子里,案面放上碎冰镇着,这些西瓜瞅着就凉快,大家争相购买,你一牙儿,我一牙儿。大家现买现吃,吐籽桶边围着一圈人。

  对孩子们来说,酷暑里的饮料首选是“冰核碗儿”,就是碎的天然冰。那时,护城河水质好,可以用护城河的水来做冰。已故“叫卖大王”臧鸿上世纪八十年代录老北京的叫卖声时就有这样一段:“哎,玉泉山的水,东直门的冰;哎,您喝进嘴里凉飕飕……”

  北京的冰窖历史悠久,明朝万历年即有之。到了清代后期才出现了私人冰窖,直到那时,老百姓才有资格享用天然冰。我已故的堂哥刘连启,小时候十三四岁就去凿过冰。当时,凿冰在宣武门往西,护城河南边,现在的国华商场一带。每到冬至以后,等冰层达到可采厚度,他们便开始起冰。大人在前面凿,孩子们在后面往冰窖里拖。

  在夏季,老北京还有很多小吃抚慰着人们的味蕾,这些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扒糕”就是其中之一。它做起来不费劲,就是用荞麦面制成,佐料是胡萝卜丝、蒜泥、辣椒油、芥末、酱油、醋等,夏天凉拌了吃,既祛暑又痛快。如今,我偶尔还做“扒糕”,也算是对儿时夏日美食的回忆。

  本市非遗项目“年糕钱”第四代传人钱振波也在恢复老北京常见的夏日小吃。杏仁茶便是其中一例。它的制作方法不复杂:用甜杏仁二两泡一泡后剥皮,再将一斤大米淘洗干净,泡上六个小时。然后将上述二种食材混合后,用打浆机打成米浆,米浆放在火上熬熟后,撒上白糖桂花即可食用。

  记得小时候,在溽热的夏日早晨,上学前喝上一碗杏仁茶,出点微汗,让人心旷神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天傍晚自来水管理员,晃着铃铛满胡同吆喝:“打水泼街,咱们凉快凉快喽……”边吆喝边洒水,被清水泼过的街道沁出阵阵凉气。

  这时,当夜幕降临,在家猫了一天的票友们,提着胡琴出来对戏了。票友们的身段、做派以及嗓音,都非常精彩,常引得邻居发出阵阵叫好声。

  而我们这些放了暑假的学生,等到晚上凉快了,就会出来“干副业”:拿着手电筒拎着罐头瓶,沿着墙缝逮土鳖。雨后则钻进小树林去捡蝉蜕,这两样都可以卖到药铺。

  早年间,出了右安门就是大片的菜地、庄稼地。夏季,田野里到处都是蛐蛐儿的鸣叫声。学校一放暑假,孩子们便拿着钎子、蛐蛐儿罩子,奔向菜户营的菜地中大展身手。记得有一次,我抓住的蛐蛐儿装满了20多个纸篓。正在兴头上的我,在田中一路向前寻找新的目标,忽然脑袋撞上了豆秧子上的一个马蜂窝,马蜂“嗡”的一声,倾巢出动,把我蜇得一溜跟头,瞬间头上、脸上都是疼得发烫的大包,疼痛难忍。

  早些年,夏季的时候,平房的檐下,到处可见雨燕的巢,天空中成群的燕子翱翔。为了保护文物,北京不少古建筑都搭建了防鸟网,正阳门是少数未搭建防鸟网的古建筑之一。每年4月到7月,雨燕飞到正阳门城楼产卵。

  秋冬季节,小雨燕长大后,就跟父母一起飞行1万公里去到温暖的南非,待来年4月再返回北京。几年前,我到葡萄牙旅游,在一些城市就看到了从中国飞来的雨燕,我还在葡萄牙的罗卡角峡谷内,看见成群结队的雨燕在盘旋。异国他乡,看到它们,感觉格外亲切。(刘连良)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