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讴歌改革开放春潮涌 - 文化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红色百年 岁月如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讴歌改革开放春潮涌

来源:天津日报
2021-07-26 09:24

  原标题:红色百年 岁月如歌(引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 讴歌改革开放春潮涌(主题)

  由施光南谱曲、陈晓光作词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歌词内容与曲子旋律上真正做到了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堪称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清新自然、充满乡土气息的歌曲,唱出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唱出了中国人民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

  创作动力源于改革开放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创作问世,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改革已经开始出现日新月异前景之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值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处在历史性的变革和发展中。在改革举措持续推进的短短几年中,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气为诗人所觉”,中国农村的盎然生机激发了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陈晓光的创作欲望,他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大地上暖风吹拂的清新气息,实在坐不住了。陈晓光,笔名晓光,1948年8月出生于河北,词作家、诗人。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2年被评选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自1980年开始,陈晓光和同行们背着行囊,多次奔赴安徽、四川、广东、湖南等改革前沿地区的农村深入生活。

  陈晓光亲眼看到广袤的田野上处处冰雪消融、改革春风带来的充满蓬勃的生机景象,亲身感受到了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深切体会到了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活力和村村寨寨悄然而至的变化:“老汉的杯中有了酒,娃娃的嘴上有了油”;田野上生机勃勃的豆秧麦苗;新房上袅袅飘荡的炊烟……陈晓光禁不住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激动之余,陈晓光伏案提笔,仅用一天时间就写下了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

  后来回忆起当时的创作情况时,陈晓光说,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奏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生活条件的好坏、幸福指数的高低,和这个国家的兴旺和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国家对农村实施改革政策,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陈晓光观察体会到广大农民对这场改革发自内心的拥护,“‘大包干’调动起了每个人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使得农民的精神状态有了极大改观。他们觉着日子有了奔头,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希望。于是‘希望’便成为这首歌曲的词眼。”陈晓光解释道。

  陈晓光还说,创作过程是一挥而就,但酝酿、思考绝不是一两个小时,而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至于感情的孕育培养那就更长了,可以说是多年生活积累、感情积累的一次艺术爆发,而当时勃勃生机的社会形势就是一个关键的触发点。可以说,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新希望,就不可能有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词谱曲珠联璧合

  多次深入农村,有着丰富生活体验和感受的晓光,在歌中将春回大地后农村全新的生产、生活图景与向往尽情展现出来。歌词改好后,陈晓光将歌词交给了自己信赖与推崇的作曲家朋友施光南,让其谱曲。施光南,1940年8月出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金华,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1990年因病逝世,去世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对于陈晓光的请托,施光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拿到歌词后,施光南认真品读着这极富诗情画意的歌词,眼前不时地浮现出改革开放政策下的祖国农村新气象的美好画卷,心情十分激动。读完后,他马上兴奋地开始酝酿着,试弹试唱着……不断地曲斟谱酌,仔细推敲,以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施光南的创作灵感尽情喷发,同样用了一天工夫,便行云流水般地谱好了曲子。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泼、热情、亲切,富有新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激情。

  施光南很快寄来了曲谱,随着歌谱他还附写了一封长信,言辞恳切地向陈晓光畅谈了他作曲时的追求与想法,信中这样写道:

  “……为您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时,我给自己提出了两条要求。首先,力求做到‘雅俗共赏’。第二,要努力体现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我认为写80年代的农村歌曲,既不能拘泥于《信天游》《小放牛》那种历史上的乡土气息,又不能完全搞成《乡间小路》式的校园歌曲。我们要在创作中找出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节奏和旋律。写《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我有意识地把民歌、戏曲的韵味和进行曲的节奏糅合在一起,使音乐既体现出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可以说,这首歌的创作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其速度之快,确实令人难以想象,正可谓“妙手偶得”。在谈到歌曲的创作手法时,词作者陈晓光说:“这首歌的歌词从创作的风格上来说,我是采取了一个比较接近于白描的手法,没有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我是写中国这块土地是希望的田野。(曲作者)施光南的音乐也没有局限于某个地方,它有南海渔歌的素材,也用了北方河北、山东一带的秧歌的节奏和素材,有些地方在节奏上有行进的感觉,让人们更觉得中国是在向着富强、向着现代化迈进。”

  显然,这首歌的作词与谱曲,的确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完美效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声,是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乡愁、乡情与乡音。在歌词里你可以看到有东南西北的风俗景观。在音乐里你可以品味到四面八方的风情音调,有北方秧歌的节奏,也有南海渔歌的影子。所以江南塞北的人们听起来既熟悉又新鲜,总觉得它好像是哪个地方的,但到底是哪里的,又说不出来,这就是施光南运用民族民间素材作曲炉火纯青的技巧。”陈晓光后来回忆时说。

  经典名作传唱恒久远

  1980年岁末的一个深夜,在灯火通明的中央电视台录音棚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录音工作井然有序而又激动人心地进行着。当最后一段合唱录制完毕之后,在场的歌手、乐手和录音师都被打动了,纷纷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他们在祝贺一首成功作品的诞生。

  这时,施光南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泪花,他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谦逊地说:“是大家唱得好。我作曲嘛……算是‘歪打正着’吧!”1981年元旦前夕,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送到了中央电视台,评审通过。

  1981年年底,施光南为这首歌录了两个版本,中央电视台专题片用的是合唱版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和后来春晚推出的是独唱版本。1982年,歌曲问世之后,老百姓纷纷打电话请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仅当年的点播率就高达1500余次,从此广为传唱。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它的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朝气蓬勃、欣欣向上的气象,表达了青年一代对改革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首歌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新生活,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它是对祖国的深深热恋和对家乡的殷切期望,深切地唱出了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心声,唤起了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不仅当时红遍并传唱大江南北,而且几十年来盛唱恒久,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之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这歌声中奋发进取。

  这首歌是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歌曲,在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当中影响很大。令人欣喜的是,它还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并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尤其振奋人心的是,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升空,作为卫星搭载的30首歌曲之一,《在希望的田野上》响彻太空,其经典意义之重可想而知。(李春发)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