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仁化县以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中工文化-中工网

中工娱乐

韶关仁化县以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

来源:羊城晚报
2021-07-19 13:32:06

原标题:韶关仁化县以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

羊城晚报记者 林曦

开栏语

作为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革命老区遍布广东全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奋斗百年路·老区焕新颜——走进广东革命老区”主题宣传活动。连日来,记者走进韶关、河源、惠州、汕尾、汕头、梅州等地市革命老区,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感受老区苏区今昔巨变和乡村振兴发展新貌。今起,本报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垂注!

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通道和补给地,红色印迹至今可见于恩村的各个角落。 羊城晚报记者 杨奇 摄

7月12日,采访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处的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广东是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后经过的第一个省份,韶关是红军长征途经广东的主要地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转战韶关,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六位曾在韶关战斗和生活过,给这块红色土地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

传承长征精神,带动周边发展

韶关仁化县是广东省重点革命老区、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仁化县城口镇是千年古镇,历史文化深厚,同时也是红军长征初期国民党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的中心据点。

当记者来到城口镇,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显得格外雄伟。纪念馆位于城口镇锦江河畔、正龙街对岸,是2017年4月经中办批复设立的广东省内唯一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

据了解,纪念馆规划用地面积19.02亩,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主馆以“穿越封锁”为形象符号做成纪念碑式标志,顶立红五角星,犹如镶嵌在粤北红土绿地碧水间的红色星火,激励我们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纪念馆于2019年10月22日正式开馆,并于当天加入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纪念馆内容设计吸收军战史研究的新成果,其中1934年铜鼓岭阻击战红军遗留的手雷、杨尚奎三年游击战争使用的蓑衣、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通讯员李盛发的档案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馆长刘工溥表示,纪念馆面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功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以崭新的面貌、优质的服务接待到馆参观的社会各界。

刘工溥介绍称,开馆以来,纪念馆接待游客已经超过25万人次,对于城口镇革命老区发展各方面带动作用十分大,周边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都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

[城口镇红军街]

“红色小镇”生意越来越红火

走出纪念馆,穿过一条马路便来到了城口镇红军街。城口镇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革命斗争史。红军长征时为打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在城口发生了铜鼓岭阻击战等一系列战斗。在仁化县76处红色革命遗址中,城口镇占比最多,达到25%,有19个红色遗址。

走进红军街,最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红色遗址群路标,沿着路标方向穿过干净整洁的鹅卵石小巷,来到了长征时期毛泽东曾经寄宿的广兴栈。

1934年1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来到仁化县城口镇,因病寄宿在进步民主人士罗新悦经营的广兴栈,那时广兴栈是城口镇邮政代办所。经过修缮的广兴栈遗址再现了毛泽东居住时的场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重温历史印记。

据了解,红军街是城口红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广兴栈、“胜一”理发店、古秦城、谭甫仁中将旧居、三角坪、正龙街、锦城温泉、老盐街盐铺、大皇楼九大红色遗址群。

“最近游客越来越多,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家住红军街的匡秋菊告诉记者,自己嫁到红军街二十多年,亲眼见证了红色小镇的变化发展。如今,她在红军街经营起一家农村电商示范站点,通过电商直播方式帮助农户销售特色农产品,收入稳步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城口镇正依托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等项目,大力推动“红色特色小镇”旅游经济体打造,从而带动城口镇的商贸业、服务业、生态农业及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红色村”恩村]

传统古村变身“红色旅游”打卡点

城口镇有一个“红色村”——恩村。记者了解到,恩村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恩村也是一个革命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村”。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通道和补给地,红色印迹至今可见于恩村的各个角落。

1932年4月27日,红三军团第二师一部经过恩村,广泛宣传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和主张。1934年11月,红一军团等主力部队在城口镇休整期间,红军在恩村等村没收大地主、土豪的米谷、食盐、煤油等物品分给当地农民,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一些青年主动加入红军队伍。

在保护传统古村落的同时,恩村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破解乱搭建和沟渠池塘清理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记者看到,白色釉面砖、青砖、红星、灯带,经过统一的外立面改造提升,一栋栋民居成了乡村的一道道风景线。恩村变成了乡村旅游“打卡点”。

在“红色引擎”的带动下,恩村一手发展红色旅游,一手发展以柑橘为主的特色产业,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我们村以前的人均收入是七八千元,现在可以达到15000元左右。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发展好这些产业,规范化地整合资源,让村民更有参与感、幸福感。”城口镇恩村村委会副主任蒙秀鹏表示。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旅路线,韶关仁化县开辟红色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打造出了一批红色氛围浓厚、旅游旺、产业兴的美丽乡村。未来,仁化县将继续开展村庄绿化美化等提升建设,让革命老区展新颜、焕生机。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