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在融入城市肌理 - 文化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博物馆在融入城市肌理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7-11 09:37

原标题:博物馆在融入城市肌理

经济日报记者 张 雪

暑期临近,各地的博物馆格外热闹。

有人说,博物馆是城市的会客厅,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愿意走进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

不久前,一个好消息传来,《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勾画了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意见提到:要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目前,北京、西安、洛阳等地已不约而同地宣布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

“博物馆之城”意味着什么?多元的博物馆体系?丰富的展览资源?或许,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博物馆真正融入一座城市的肌理,融入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城市解构

“你看,这是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近日,在首都博物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现场,一位父亲俯身把一座座微缩的城楼指给儿子看。

博物馆之于一座城,是认识它、了解它的好地方。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介绍,“读城”展览是首博从2015年延续至今的一个品牌项目,从认识北京的城池,到了解城中的四合院,再到解读北京城市中轴线。从宏观到微观,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被一点点解构、重现。

北京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有先天优势——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岁月给这座城市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严整的城市布局、密布的文物古建和现代化大都市的氛围塑造了北京独特的城市风格,整个北京城就是一座博物馆。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分布着197家备案博物馆,数量为全国城市之首,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达18家。除了国有博物馆,各具特色的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不论是从建设数量上还是办展水平上都值得称道,它们一同构建起了北京丰富多元的博物馆体系。

然而,这只是构成“博物馆之城”的基础。更高的追求,是让博物馆自然而然地融入一座城市的肌理。“博物馆可以用自身资源主动投入到城市生活中,共同建设一座城市。”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说。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博物馆主题的航站楼将博物馆元素布满远机位的候机区,使旅客进入候机区就能感受到博物馆的氛围。陈瑞近说,很多博物馆都在机场设立了文创展示空间,有的博物馆还走进了地铁站、商场。“去年4月,苏州博物馆在上海新世纪商场推出了一个展览,24天的展览,观众量达10万,把展览、社会教育和文创结合在一起,特别适合年轻人来体验。”

文化滋养

1个多月前,“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重点展示了馆藏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最新成果。在展陈设计、首都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钟梅看来,这个展览的专业性很强,一开始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这几年,博物馆确实‘火’。普通观众对博物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高涨,特别是在新媒体传播下,一些‘爆款’藏品让博物馆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瞩目。”

此次展览展出的《玄武图》壁画前,一群孩子正在临摹橱窗里的画作。“它到底有多大,色彩怎样,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你们到博物馆亲眼看一眼,就会有概念了。”带队的老师对孩子们说。

钟梅认为,博物馆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会慢慢从简单获取知识,变成“浸入”其中,得到文化的滋养。

现在,博物馆正努力走出“自说自话”的局限,更加关注观众的诉求。“苏州博物馆自2007年开始对观众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对观众有了清晰的描述——女性、青年、高知、长三角。面对这样的观众,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相关的艺术和文化核心课程。”苏州博物馆的谢晓婷介绍。

“在策划展览时要倾听观众的需求、呼应社会的要求,这也是博物馆发展、展览水平提高的动力之源。”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工作部副主任、研究馆员赵永说,“我们需要知道观众想要了解什么,通过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点,思考如何让这些关注点与博物馆、藏品结合起来。”

科技助力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去年大量博物馆推出“云端”展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观众不能亲临博物馆现场的遗憾。据统计,国家文物局分6批推出的400多个“云端”展览,在去年春季收获了超过50亿人次的浏览量。

“去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闭馆期间,首博以视频讲座和现场直播方式提供服务,共发布了17个视频,进行了17场直播。”韩战明说。

疫情之下,依靠新技术、新传播方式,博物馆的服务方式加速创新。“博物馆向公众分享数字化的资源;利用社交媒体来传播资讯,组织上线活动;采取在线直播和观众进行直接沟通,博物馆与公众对话内容、形式更加多样、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更加贴近民众生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

在“万年永宝”展览现场,依靠一套华为河图平台,拿起手机对准“绿面跪射俑”,不一会儿,这件展品就会“飞”出展柜,“跃”上手机屏幕,给观众展示它如何从出土时的残片被一片片修复完好。“希望这样的参观方式,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物工作者在背后所做的辛勤工作。”华为河图总工程师罗巍说,他相信科技可以助力文博行业探索它的未来,“利用多媒体方式把文物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制作成数字内容,与原始文物展品一起呈现,相信观众一定感兴趣。”

可以预见,一座“博物馆之城”的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助力。科技的应用将让博物馆的边界逐渐消失,使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让博物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