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加长版“三伏”将结束,七夕这天正出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08-24 19:07:33

  原标题:40天加长版“三伏”将结束,七夕这天正出伏

  8月25日就是传统的七夕佳节了。巧的是,今年的七夕正赶上出伏头一天。

  炎炎暑气散去,不妨体会一下“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佳节正出伏

  过去,人们判断暑气结束有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处暑,一个是出伏。今年的三伏天,初伏始于7月16日,末伏终于8月24日,8月25日出伏。40天加长版“三伏”结束,出伏了,炎炎暑气算是消散了。今年出伏这一天,正赶上七夕佳节。

  北京古观象台王玉民说,七夕这天正好出伏,这是巧遇。他解释,七夕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一般都是落在公历的8月份。今年是农历的“闰年”,多出了一个“闰四月”,从阳历5月23日开始至6月20日才结束。正是因为7月前插进了一个月,所以七夕的日子比较靠后。实际上,多数七夕都落在出伏前。

  处暑每年公历日期大致是固定的,在8月23日左右。所以“处暑过后七夕到”是今年的情况,往年可不一定。“晚七夕会在处暑后,早七夕会在立秋前。”

  头顶最亮的就是织女星

  赏“牛郎织女”是七夕之夜的传统。神话中,牛郎、织女两人被分隔两地,只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时,天上的喜鹊化作鹊桥将银河的两岸连结起来,牛郎织女这对情人才能相会。这段故事其实就构成了夏季观星最容易辨认的三颗亮星——“夏季大三角”,织女星(天琴座α星)、牛郎星(河鼓二、天鹰座α星)、天津四(天鹅座α星),分别代表着织女、牛郎,天津即“天上的渡口”,这里可以理解为是鹊桥。

  天文专家介绍,七夕夜月相接近上弦月,今年上弦月的具体时间是8月26日凌晨2点左右。25日天黑后,月亮位于天秤座和天蝎座交界处,接近半圆的月亮处在天空中的西南方,高度不高。

  明亮的织女星位于头顶附近,牛郎星在它的东南方。不过,由于月光的干扰,他们之间的银河很难被看到。“如果不认识织女星的话,七夕的晚上最好找。头顶那颗最亮的星就是织女星”,王玉民说。

  七夕这天怎么“乞巧”?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过去也被称为“乞巧节”。

  “乞巧”是什么意思呢?王玉民介绍,最早的“乞巧”方法是在七夕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都把瓜果摆在院子里,第二天早起,如果发现有蜘蛛在上面结了网,说明“乞巧”成功,网织得越密,说明乞来的巧越多。

  当时的人们还发明了乞巧专用的“乞巧针”,上头一共7个针眼儿。当夜,女子如果可以就着朦胧的月光,将彩色丝线来回穿过7个针眼儿,就算乞到巧了。

  “乞巧节”这天还有一种几乎已被遗忘的传统食物——“巧果”。将油、面、糖、蜜等配料加入面和水,揉成面团,制作成各型各色的巧果,油炸或焙烤而成,典型的巧果有7个花瓣。

责任编辑:张洁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