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是一条解渴北方的“生命线”。如此浩大的历史性工程,有哪些重要建设项目?饮水思源,清甜长江水北送背后,有哪些攻坚克难、令人敬畏的时代精神?南水北调工程又给沿线各地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实惠?传播君将在9天时间里跟随网媒采风团,持续为您报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月28日,“水到渠成共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和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综合司、建设管理司联合主办,京津冀豫四省市网信办和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承办。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说出了一句日后改变中国水利版图的话。
从伟大构想到变成现实,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
南水北调的一泓清水过江都、出陶岔、穿黄河,一路奔涌向北,编织起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国大水网。如此浩大的历史性工程,不仅创造了无数的世界之最,更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与辛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