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 恶意炒作不需要 默默点赞可以有-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高考状元: 恶意炒作不需要 默默点赞可以有

2018-05-11 11:15:14 科技日报

  近日,教育部会同相关单位召开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要求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今年年初教育部曾针对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颁布过“十项严禁”,其中之一就是“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半年之内的这两次要求一脉相承,也可看出贯彻这一政策的坚决性。应该说,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举措。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追捧“状元”成风,炒作“状元”的方式也怪招迭出,用高考状元作幌子搞推销的更是不胜枚举。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又出现了高考状元成网红的现象。据报道,2017年,有不少状元现身直播平台。虽然不少“状元”是抱着交流学习心得、接触现实社会的初衷而触网,但直播平台却将其作为一门生意来做,一时间消费“状元”成风。纷繁乱象背后无非两方面因素,一是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政绩心理,一是商家企业的牟利企图。

  确实,在“状元”情结浓郁的中国社会,高考状元的受关注程度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动辄近百万的在线浏览量足以让其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然而,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根本价值体现在成风化人,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用“状元”这样一个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早已在民众中约定俗成的概念,来指称在教育和考试中拔尖的人才,本身并无不妥;但给“状元”任意涂抹腐朽封建文化的油彩,以及将其商业化、政绩化或网红化,则是对“状元”的人格蔑视,更是对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矮化,必须叫停并加以整治。教育部连续颁布禁令,可谓适逢其时。

  但是话又说回来,对高考状元以及高考升学率的正常通报并非完全不可。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名次,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更何况高考在我国目前仍是选拔性考试,承担着选优汰劣的职责,“状元”的诞生是必然的。不论你通报还是不通报,考试之后“状元”总在那里,不多也不少。

  而且,即便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状元”的桂冠花落谁家有时也充满偶然。再考虑到天赋、家境等多种因素,某位“状元”的综合素质未必是同场考生中最高的。但总体上看,“状元”还是代表了值得肯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正确总结和分享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对还在高考之路跋涉者有益无害。这一点,上过学、考过试的人都会感同身受。相应地,高考升学率固然也非唯一的标准,但仍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教师素质乃至学风的重要依据。以恰当的方式对高考升学率进行通报,可以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改进工作、互相学习的参考。所以,不能在拒绝炒作的名义下,全盘取消对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的宣传报道,否则就会陷入掩耳盗铃的窘境,而且将否定教育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面对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关键不在于宣传不宣传,而在于宣传什么。为了防止过度炒作而一概拒绝宣传,很佛系也很懒汉,看似斩草除根实则因噎废食。更好的做法是以成熟、理性的心态待之,不恶意炒作也不刻意回避,在默默点赞的同时,把高考升学率和状元作为一面镜子,帮助教育者与受教者发现差距,见贤思齐。

编辑: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1

      【汶川地震十周年】映秀花开

    • 优势栏目

      【热点关注】配售成风,药酒可以这么卖吗?

    • 优势栏目

      “禁修车”的锅 不该让治霾来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