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 张尼)当事多方出面回应,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百余位中国科学家发表联署声明谴责……这两天,贺建奎和他创造出的“基因编辑婴儿”刷爆了朋友圈。
这位疯狂的“科学家”究竟做了什么?基因编辑潜藏着哪些风险?这种技术是否会对人类的基因库产生影响?针对一系列引发公众关注的疑问,中新网记者日前采访了业内专家。
贺建奎资料图
焦点一
基因编辑是一种什么技术?
据媒体报道,近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向外界公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她们的基因已经经过人为修饰,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引发轩然大波的基因编辑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吴森向中新网记者介绍,DNA结构被发现之后,科学家需要通过一项技术去研究每个基因的功能,基因编辑技术便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应运而生。
当时,基因编辑技术被称作基因打靶技术。科学家以小鼠作为模型,通过基因打靶的方法改变小鼠的特定基因,借由观察其表型或者行为变化,研究这个基因的功能。
基因编辑技术实际上是基因打靶技术的“升级换代”。
焦点二
人类为何要进行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是一种重构基因序列的手法,就像一个制作精良的橡皮擦,能针对出了毛病的基因,进行精准的‘擦除’。”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丽丰再生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高正良这样评价基因编辑的作用。
那么从诞生至今,这项技术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吴森表示,在过去30年里,基因打靶技术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用途非常广泛,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包括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CAR-T技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
资料图:胚胎移植技术。图文无关。张瑶 摄
焦点三
基因编辑可以在哪些层面进行?
记者从业内专家处了解到,目前,基因编辑多在小鼠、猪等模式动物中进行。如果需要应用于人体,也只是在体细胞中操作,进行基因治疗或者基础研究。
因为存在高风险,基因编辑技术并未在人体上广泛应用。过去有少数科学家曾在人类早期胚胎上进行实验,但只是停留在胚胎阶段,并没有使其进一步发育。但这在当时也已经引起不小的恐慌。
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上的应用问题,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于日前回应称,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此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则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