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包容迎接G20下一个十年-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以开放包容迎接G20下一个十年

2018-12-02 00:00:00 北京青年报

  今日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越是面临贸易下滑不利局面,越需更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越需更有力地维护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

  当地时间11月3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开放合作、伙伴精神、创新引领、普惠共赢,以负责任态度把握世界经济大方向。(相关报道见03版)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十周年,也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形成十周年。回望这十年,既要看到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勠力同心,推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深渊,走上了复苏增长的轨道,也要看到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增强,风险加大,特别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再一次面临历史性的选择。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的形成,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直接关系。十年前,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开始,像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蔓延,全球市场和国际社会陷入深度恐慌。关键时刻,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80%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走到一起,认真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提出加强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人类是有智慧的,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果因为世界经济有了起色,就走回头路,显然是狭隘而不合时宜的,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忘记了初心就会迷失,奉行保护主义,对别国关上了门,也堵住了自己的路。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一定程度上说,各国已经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协心同力,寻求互利共赢。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二十国集团中的重要一员,中国一向有担当,敢负责。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不久前中国成功举办首届进博会,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习近平主席这次讲话强调了“四个坚持”:坚持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引领,挖掘经济增长动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中国不仅以稳健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国际合作贡献智慧和提供方案。5年前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就呼吁共同维护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主张”贯穿始终的基调是,世界贸易扩大了,各国都受益,世界市场缩小了,对各国都没有好处。如果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据权威机构拟预测,2018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可能下滑0.3%。越是面临如此局面,越需更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越需更有力地维护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做好朋友、好伙伴,积极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站在新的起点上,拿什么总结十年前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又拿什么庆祝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十周年?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各国精诚合作,以更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拥抱未来;各国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就能引领世界经济大船再次扬帆起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四国并出席G20峰会

  • 专题

    习近平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问三国

  • 专题

    李克强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