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参观者在北京世园会天津园中休息。新华社发
5月3日,北京世园会上一名外国演员正在学习国家级非遗项目京西太平鼓的表演技巧。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北京世园会上,游客在花田间游览。本报记者 郭红松摄/光明图片
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千娇百媚的蝴蝶兰、遍地盛开的郁金香、挺着“大肚子”的弥勒树、姿态各异的仙人掌……在妫水河畔的北京世园会园区里,郁郁葱葱的植物散发着勃勃生机。
一场以植物为主角的盛会,让园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提起园艺,有人会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有人会想到荷尔德林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其实,园艺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园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美好体验?未来园艺业如何更好地发展?北京世园会给了我们答案。
1.漫步在“桃花源”——花花草草如诗如画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漫步在湖南园,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既可欣赏湘妃竹、桂花、芙蓉花、杜鹃、湘莲、紫薇、玉兰等植物,也可披上蓑衣、拿起木桨、踏上小舟,在云雾缭绕中感受“潇湘秘境”的魅力。“园子里的花花草草太美了,简直如诗如画,让人陶醉。”从天津赶来参观的游客徐小冉说。
让人陶醉的不只是湖南园。在中华园艺展示区里,各种特色植物争奇斗艳、别具风情。徜徉其中,可尽览园艺之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兴起园艺业的国家之一。在距今7000年前的陶片上,人们就发现了植物纹样的刻画符号;在殷商甲骨刻辞上,禾、草、花、果、林、园等依形可辨。百余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曾称赞中国为“世界园林之母”,为世界花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样本。
园区里除了有中国特色植物外,还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珍奇花木。比如,俄罗斯园里有野草莓、蓝莓、黑加仑,以及盛开的金盏花和长势旺盛的樱桃树;印度园里有葱兰、萱草、冬樱花、地涌金莲和四季海棠;阿塞拜疆园里有大丽花、小盼草、大针茅、银莲花、羽扇豆、金鸡菊……不计其数的特色植物同台亮相,充分展现了世界园艺的魅力。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秘书长提姆·布莱尔克里夫表示,北京世园会不仅能让游客欣赏到美妙的园艺,更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追求绿色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