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特雷斯说,中国维和警察选拔培训坚持最高标准,他们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严格遵守联合国工作规范和纪律要求,表现出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得到各方高度评价。联合国赞赏中方支持维和警察能力建设,期待中方在维和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详情>>
-
1992年4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大队先遣部队一行10人抵达柬埔寨首都金边,参加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的维和行动。很快,一支由400名军事工程人员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柬工程兵大队组建完成,并于1992年4月24日抵达位于金边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支“蓝盔部队”。详情>>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军事外交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海外维和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大”。1990年4月,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时至今日,中国军队实现了派遣维和人员从无到有、兵力规模从小到大、部队类型从单一到多样的历史性跨越。详情>>
-
“我们是维护和平的蓝盔卫士,我们是维和的医疗队员,彰显国威军威,勇担使命在肩,不负生命之托,战救冲锋在前,牢记着祖国和人民的期盼,让世界的天空永远蔚蓝!”雷权说,每当这歌声飘扬在晚点名的篮球场上,他心中总是充满感动,再苦再累,也总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他和队员们坚定地走下去。详情>>

-
-
正是在一次次与死神的较量中,中国维和官兵的扫雷技术变得越发精湛,从最开始的雷场新手到如今的“听音辨雷”“预测雷位”,练就了过硬的扫雷本领。详情>>
-
-
“多米,你长大懂事了可能会问,自己出生的时候,爸爸在哪里?爸爸会给你讲述一个在距你出生地万里之遥的国家执行维和任务的故事……”这是女儿多米出生后,米秀刚在南苏丹写给孩子和妻子的家书。详情>>

-

-
-
-
-
-
“你的耳朵就是在那儿被炸聋的,你还敢去?”面对战友们的担忧,卞龙第一时间将维和申请书递交给旅党委,在他的心里有一个愿望:回到维和一线去,再看一眼洒满烈士热血的土地。详情>>

-
-
“我愿将世上所有的颂赞和感激送给你们,像密如织线的细雨、姹紫嫣红的鲜花、馥郁芬芳的香味。无论什么语言,无论什么文字,无论怎么展现他们的涵义,在你们为我所做的崇高和伟大的一切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谨向中国维和医疗队和语言助理致以万分感谢和美好祝福!”详情>>

-
-
与各国高手一同接受培训,学习操作新装备,蒋云忐一刻也没有放松,夜以继日地摸索学习。终于到了考核的日子,装备实操、教学演示等多个课目连贯进行,各个课目都有人“亮红灯”,蒋云忐却过关斩将,成为唯一一个通过所有课目的人,得到外国维和官兵的由衷赞叹。“我代表的是祖国。”熟悉蒋云忐的人都知道,“代表”二字背后是艰辛付出。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