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浙江安吉惠业家具加强机械化、智慧化改造升级,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改善劳动环境 守护职业健康】做好防护成了工人的“肌肉记忆”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通讯员 王豆豆
《工人日报》(2024年02月26日 06版)

走进浙江安吉惠业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业家具)生产车间,工人们正赶制一批外贸订单。

记者在车间里看到,工人们佩戴着劳保用品忙碌着。枪钉车间工人们戴着耳塞,胶棉车间工人们戴着防毒口罩、手套,木工车间工人们戴着护目镜、耳塞等……一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到工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佩戴劳保用品,“这已经成为一种肌肉记忆”。

据介绍,惠业家具成立于2011年2月,主要生产餐椅、休闲椅等,年产值2亿元。近年来,该公司加强机械化、智慧化改造升级,努力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效果明显。

升级硬件设施,减少有害接触

“我们公司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噪声、粉尘、二氯甲烷、溶剂汽油等。其中,胶棉车间是涉害较严重的场所。”该公司董事长姚惠琴介绍,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72人。

在硬件设施改善方面,2018年,惠业家具投入近百万元改造胶棉车间、油漆车间,改造吸风设备、喷房;2022年,装置机械手臂代替人工喷胶,同时将油性胶改为水性胶,油性漆改为水性漆,尽可能不让职工接触有害因素。

“我在胶棉车间工作了6年。原先,远远地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车间改造后,气味小了不少,戴上防毒面罩后,基本就闻不到了。”工作人员邱令炎说。

该公司有50余名枪钉工人,集中在一层楼内工作,打枪钉的声音集中又震耳。“我们邀请了专业团队检测噪音,发现枪钉车间噪音超标,建议将工位隔成一小间一小间,但这样会对工作造成不便。于是,我们将50余名工人分成上下两层楼工作,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场所大了,噪音也就小了。”姚惠琴说。

采访时,枪钉工赵有金正戴着耳塞专心工作着。记者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意识到有人在唤他。“自从枪钉车间分成上下两层后,噪音降低了很多,大家戴上耳塞后,基本就听不到噪音了。”赵有金说。

木工车间的主要污染物是木粉尘。2021年,惠业家具再次升级吸尘设备。“原先,工作一天,身上沾满了木粉尘。现在,通过这根大管子就能把木粉尘给吸出去,你看我身上,干净吧?”工作了8年的王化明笑着问记者。

加强宣讲和检查,增强防护意识

“喷胶时,如果长期不规范佩戴防毒面罩等劳保用品,易引发白血病;从事木工,长期吸入木粉尘,对肺部不好。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近期,惠业家具邀请当地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开展职业病防护讲座。

该公司人事经理俞丽介绍,公司通过定期组织类似讲座,逐步增强职工的防护意识。

“另外,公司每周例会,第一件事就是强调职业防护,宣讲是一方面,如何落实才是关键。”俞丽说,公司要求部门主管每天进行检查,稽核部门工作人员进车间检查,对职工劳保用品的规范使用情况进行打分,并将打分情况与年底优秀职工考评相挂钩。

让职工称赞的是,在劳保用品的选品方面,该公司积极听取职工意见。职工将意见反馈给职工代表,再由职工代表统一反馈。胶棉车间职工提出防毒面罩佩戴不方便,公司便选购佩戴更方便、防毒效果更好的活性炭防毒面罩;枪钉车间职工提出旧耳塞佩戴效果不佳,公司便按职工需求采购螺旋式耳塞……据悉,惠业家具每年投入5万元以上用于采购防护用品。

“现在,大家切实感受到了规范佩戴劳保用品的好处,会主动佩戴,用完了就会来找我要。”枪钉车间主管姚慧能说。

一人一档,动态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惠业家具坚持追踪每位职工的健康情况。公司制定了上岗、在岗、离职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新入职人员体检,每年为职工进行体检,并在职工离职时为其体检。同时,落实接害岗位岗前、岗中、岗后的职业健康体检,建立职业病体检档案,一人一档,实时更新,动态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同时,注重对职工心理健康的维护。2022年,该公司设立了心情驿站,邀请心理咨询师不定时上门服务,为有需要的职工提供心灵沟通、危机干预等服务。

前不久,包装工人小李心情低落,提出离职。俞丽把小李请到心情驿站,温声询问和宽慰。原来,来自贵州的小李因和丈夫长期异地,产生了误会。俞丽耐心调解,夫妻二人很快就和好了。

“接下来,我们会进行机械化、智慧化改造升级,减少接害岗位的人员配比。”姚惠琴说,公司正在不断完善各类职业防护举措与机制,加大防护力度,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