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打工前沿】罚款罚不出真正的文明

罗筱晓
《工人日报》(2023年11月24日 05版)

近日,一份加盖了村委会公章的《新农村美丽乡村行动人居环境罚款标准》在网上流传并引发关注。该罚款标准列举了14种会被罚款的行为:碗筷不洗罚10元,被子不叠罚10元,蹲地用餐罚20元……且“经罚款后仍不整改的,第二次罚款翻倍”。

据悉,这一标准出自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普基镇一个村子。从当地给的回应来看,该文件确实存在,但“还是草稿尚未实施”。普基镇政府工作人员和该村村干部还表示,出台这样的文件是为了改善村民个人及其居住地卫生,所收罚款也计划用于被罚款人。

然而,看似“初衷是为村民好”的举措,却引来了网友集体吐槽。有人开玩笑说自己如果生活在该村,“工资都不够交罚款的”。

人们抵触这样的村规民约,最直接的原因是它强烈的“越界感”。在公共场合,人们有责任遵守相关规则;但在私人生活范畴,只要没有损害他人权益,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行事。罚款标准中列举的行为绝大部分是私事、家事,通俗来说村委会“管得有点太宽了”,从行政管理角度讲则有权力滥用的嫌疑。

在该村的罚款标准中,“蹲地用餐罚20元”尤其引人注意。这一方面因为在彝族聚居的凉山州,蹲地吃饭本是一种持续多年的传统习惯,要用罚款这种强硬形式来使之改变显得有些粗暴;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城市,在一些例如建筑工地、快递配送、环卫保洁等户外劳动场景中,有时为了便利或节省时间,建筑工人、快递员等也会选择蹲地吃饭。如若按照该村的规定,这些岂不是都该纳入罚款范畴?

当然,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情况下,蹲地用餐确实有“病从口入”的风险。与之类似,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也有助于身体健康。不过,在一个地区长年存在的风俗习惯往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移风易俗绝不能靠一刀切或强制性约束来完成。

事实上,随着经济条件进步、观念改变,目前凉山州不少地区“脏乱差地蹲地用餐“情况已大幅减少,群众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这恰好从反面证明,单纯靠罚款罚不出真正的文明。

因此,对于人居环境仍需改善的边远村落,当地政府和村干部需要做的是集思广益,在充分调查和了解村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尝试更多引导性和鼓励性措施。只有人们发自内心觉得“这样做是有好处的“,美丽乡村建设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