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育产业 增动能 强集群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南疆产业发展的“磁场效应”

本报记者 吴铎思 韩韫超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24日 02版)

“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多条生产线,形成采矿、选矿、冶炼产业链均衡配套。”近日,志存锂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新疆志存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家位于新疆若羌县新材料产业园的新材料企业主要生产电池级碳酸锂,于今年7月投产。

若羌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周文辉介绍,该县矿产资源丰富,锂矿的开发利用为当地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

育产业、增动能、强集群……近年来,新疆着力破解南疆发展瓶颈制约,通过全局谋划、系统布局、整体推进,让南疆产业发展更具“磁场效应”。

“无中生有,从0到+”

记者在位于喀什经济开发区深圳产业园的新疆九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在全自动的生产车间里,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干燥,是锂电池生产的理想环境。而且周边国家市场空间很大,供不应求。”该公司生产部部长刘明贤介绍,企业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

喀什经济开发区按照打造中国西部“锂电之都”的产业发展定位,培植锂电产业集群。目前,已有28家锂电池生产企业落地。“我们集中力量引进锂电企业,全力培植锂电产业集群。”喀什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冯强说,“下一步,我们将力求形成材料、锂电池、应用产品‘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全力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同样,在戈壁上建起现代化园区的若羌县新材料产业园,也是“无中生有,从0到+”。

周文辉表示,若羌县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牵牢12万吨碳酸锂项目“牛鼻子”,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锂电产业项目落地,加速形成锂电池产业集群。

南疆地区还充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优势,构建炼化纺产业链,延伸石油天然气等产业链,推动油气、煤炭炼化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耦合发展,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发展优势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上库高新区石油石化产业园的中石油塔里木6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等项目基地,原油、天然气正被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乙烯、丙烯等,最终变成食品包装、汽车防冻液等商品。

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李振东告诉记者,园区的炼化纺产业链推动从一滴油、一方气到一根丝、一件衣的转型升级,补齐新疆规模化生产聚酯化纤的短板,推动纺织产业向下游高端织造延伸。

按项目产业化、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的发展原则,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初步形成化纤纺织一体化、烯烃、化工高端新材料、医药农药等四大产业集群,构建起炼化纺一体化、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两大基地。

目前,全疆已形成由纺织原料、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家纺、针织等多个产业板块组成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智慧”翅膀助力传统产业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一车车核桃正不断运往加工企业。

在盛产薄皮核桃的温宿县,核桃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当地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畅通核桃销路,实现了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向科技要高产,智慧农业正在为南疆高质量发展赋能。在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的巴州尉犁县,“超级棉田”结出团团雪白的棉花,无人机在棉田上空为棉花喷洒“脱叶剂”,以保障棉花采摘质量。

2021年,90后“新农人”艾海鹏和凌磊带着4架农业无人机、300多套智能设备来到了尉犁县,利用科技手段种植管理“超级棉田”。通过不断探索,他们对相关农业技术、智能化设备以及管理模式等进行了优化升级。

喀什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坚持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培育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