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0月08日 星期一

【我和工会这5年】我的创新“朋友圈”加了更多盟友

讲述人:四川工匠、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潘涛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08日 06版)

2018年的一天,我正式成为工会“娘家人”队伍中的一分子。

就在这一年,四川成都工会改革不断深入,为进一步对接重点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总体布局,成都市电子信息工会应运而生,在首次召开的工会代表大会中,我当选为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兼职副主席。

我所在的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光学及光电材料生产企业,共有2000余名一线产业工人。随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正式启动,我所在的企业被纳入“产改”试点单位。

我是企业里的老技术工人,工龄已经30余年,我对工会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不仅是因为工会是“娘家”,更缘于工会组织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我们产业工人提供了成长成才的舞台。

从生产线上一名最普通的熔炼学徒工起步,我一路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在光学玻璃熔炼成型领域历练成长为技能带头人,还拥有了领衔的首席技师工作室。

尤其是过去5年间,在各级工会的推动下,产业工人的地位不断彰显、获得感不断提升。我既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围绕“产改”重点,成都市总工会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构建技能人才服务体系,推出“成都工匠”礼遇十条政策措施……我们团队也在这一过程中迎来了全方位发展,创新工作室一步步提档升级、攻关团队不断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对氟磷酸盐化光学玻璃的攻关中,有10余种关键原料逐一被国产原料替代,累计为公司降低原料成本近3亿元。

2018年,由于在专业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我成为首批“成都工匠”,后来又被命名为“四川工匠”,技师工作室也挂牌“成都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各项工作得到更有力的支持。这期间,我的两名徒弟也先后成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办人。

5年间,从工会的服务对象,到成为推动工会工作的“娘家人”,我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对团结服务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愈加强烈。

9月下旬,依托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我们成都电子信息工会的7位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领办人组建了创新工作室联盟,在行业内形成抱团取暖、互帮互助的良好技术攻关氛围,不断扩大创新“朋友圈”。

中国工会十八大即将召开,我非常期待工会组织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惠及一线技能人才的好政策、好举措。我也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蓬勃的工运事业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报记者 李娜 整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