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一

穿越时空的工匠

——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前往南京地标“打卡”侧记

本报记者 黄洪涛
《工人日报》(2023年03月01日 04版)

六朝古都,匠心闪耀。

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的举办地江苏省南京市,对于中国工业的发展意义非凡。历史上的金陵不仅是六朝古都,更是新中国多项工业第一的诞生地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有着孕育、滋养“大国工匠”的丰厚土壤。

发布仪式举办后,10位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一同前往南京地标“打卡”,感受这座“工匠之城”的“匠心”底蕴。这是主办方今年新设的环节,意在寻访展现当地的工匠精神。

上午8时许,工匠们首先来到南京长江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对亿万中国人而言,它完成了征服长江天堑的历史梦想,更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座精神的丰碑。

大桥一侧桥墩上镌刻着“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红色标语。以此为背景,10位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合影留念,喊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口号。

怀着对老一辈建设者们的敬意,大家集体参观了大桥陈列馆。

当年,大桥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创新创造的进取精神、拼搏拼命的献身精神、精细精美的工匠精神、合心合力的团结精神、自主自强的奋斗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一座巍峨丰碑,浇筑在南京碧波浩渺的长江之上。

如今,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们仿佛穿越时空,在一件件展品前驻足观赏,感受老一辈工匠们的匠心匠魂。

“中铁集团参与了大桥的建设,作为一名中铁人,我感到由衷自豪。”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操作工母永奇感慨,“一定要传承这份工匠精神,用匠心建设更多大国工程。”

馆里陈列着一封封建设者的家信。“当年他们只能写信,如今可以每天和家里人视频通话,相比起来,我们今天真要幸福得多!”这些饱含深情的家信,让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桥式起重机司机田得梅感慨不已。

走上桥头堡,风景旖旎,江天一色,俯瞰浩浩长江,来往车辆穿梭,让人倍感自豪。

“近距离看,大桥不仅雄伟壮观,更在一处处细节上体现着建设者的匠心独运。作为江苏人,我格外骄傲,也更加有责任传承好这份工匠精神。”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数控车工孟维说。

离开南京长江大桥,工匠们前往秦淮非遗馆。

秦淮非遗馆总面积约7400平方米,是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馆内拥有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合作传承人300人,展陈项目代表南京、辐射华夏。

一件件秦淮花灯造型别致、精美绝伦,工匠们赞不绝口。大家围坐一团,跟着非遗传承人学起花灯制作。

“别看小小花灯,制作起来可不简单。光是准备一个花瓣,就需要三个月时间。先晾晒,让它散开,每天要拍打……”非遗传承人一边解释,一边现场教学。

“这跟我们文物修复有相通之处,每一项步骤都是有顺序的,不能出差错,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谈起自己的心得。

剪纸、泥塑、风筝、微雕、皮影……一项项南京特色非遗项目展示引起工匠们的极大兴趣。

泥塑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了一件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奖杯,惟妙惟肖,引起一片赞叹。

“做非遗也好,做飞机也好,都需要沉下心,细心、耐心、创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飞机装配工周琦炜如是说。

“这些传统手艺是匠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老手艺’不断焕发出新活力。新时代,工匠精神也需要传承。”工匠们表示,要争做工匠精神的传承人,带动更多一线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