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一

职场玻璃心怎么办?

【心路】不过度解读,提升钝感力

《工人日报》(2023年02月22日 07版)

读者来问

您好,我虽然才毕业两年,却换了七八次工作,每次辞职的理由,似乎都不是什么大事。有一次,我不小心听到了老板的评价,说我有点反应慢,我感到很伤心,此后一直耿耿于怀,该怎样改变呢?

广东 何梅

 

专家心解

何梅您好:

职场中有不少跟你一样的人,会因周围对自己的一点点甚至不算负面的评价,情绪就跌入谷底,想法也容易消极。

玻璃心原本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指的是心理素质差,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很脆弱,经不起批评或指责。“玻璃心”的人往往内心敏感。消极玻璃心并不是完全源于外界,也与自身性格、气质有关。

在职场中,他们可能会将同事随口的一句话过度引申成攻击自己的话,将领导的批评理解成针对自己,在别人批评自己之前先进行自我批评,并把错误都揽在自己身上。

而与玻璃心相对的,是钝感力。它与敏感相对,但并不等于迟钝,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相比玻璃心的人而言,具有钝感力的人更易在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职场中生存,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环境的和谐相处。

“玻璃心”在职场是走不远的,那么,在职场应该如何提升钝感力呢?

首先,不必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的身上。一个项目的好坏,并不是由某个人就能决定的。对于自己的一些失误,如果当时其他人也没有发现问题,那么他们也是有一定的责任的。追求完美并不会代表永远不会犯错,项目成员之间也应该互相监督、积极沟通,质量和效率才能得到保证。

其次,正确对待同事与上级的批评,就事论事。不必过度解读别人的话语,将他人的批评上升到能力、品行层面,从而否定自己。要敢于接受批评,直面自己并且借此机会认识自我。

面对他人的批评,可以尝试着不对其做出情绪反应,而是认真听取,就好比我们在学习、上课一样;或者说,就像看待吃饭睡觉一样,既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但又是人之常情,让情绪尽量不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产生不良波动。祝你早日提升自己的钝感力,不断历练成长。

蓉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