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一

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打通成长通道、强化管理等举措,催动红“新”力量蓬勃涌动

让党员流动不“流失”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24日 07版)

阅读提示

针对新业态劳动群体党建工作面临的党员数量较少、流动性大、与平台关系松散等难题,重庆各级党委、工会、平台企业携手共建,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破题增效。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打通成长通道、强化管理等举措,催动红“新”力量在山城的大街小巷蓬勃涌动。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聚集了包括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小哥等大量的新就业群体。他们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成为助力城乡发展、服务群众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引导这一群体中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动工建,让流动的党员职工“流动”不“流失”?

记者注意到,针对新业态劳动群体党建工作面临的党员数量较少、流动性大、与平台关系松散等难题,重庆给出了“以‘心’唤‘新’”的答案,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打通成长通道、强化管理等举措,催动红“新”力量在山城的大街小巷蓬勃涌动。

山城涌动红“新”力量

“我是一名党员、退伍军人,在关键时刻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这本来就是党员和军人的责任……”8月4日,顺丰重庆区曾家营业点的快递小哥刘林杰又一次用“责任”一词,回应了几名同事的称赞。

今年27岁的刘林杰,是一个拥有7年党龄的党员,去年底从部队退役后,加入重庆顺丰成为一名收派员。今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各地,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受此影响封校,万余名师生留守校内。

正在该学院收派快递的刘林杰也只能留在校园,当他看到学校缺乏抗疫人手时,便主动向学校申请,成为志愿者,为学校抗疫工作出一分力。

由于疫情管控,校内大量保障物资紧缺,刘林杰与主管、分部经理联系,帮助学校协调和转运爬楼机、充电设备、口罩、饮用水、水果等,帮助学校渡过难关。同时,他还负责近700名学生的餐食配送。每天需要多次爬6层楼为学生送饭,单次1400盒饭菜、单日4200盒饭菜,是刘林杰每天的“最低工作量”,这样的工作强度一直持续了28天。

面对诸多赞誉,刘林杰却显得十分淡定。他说:“做这些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表扬或者获得其他方面的好处,而是为了对得起党员的身份。”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队伍日益壮大,他们中的众多党员,有的拾金不昧、免费接送考生,有的成为政策宣传员,还有的加入社工组织……这些流动的党员职工催动了红“新”力量在山城蓬勃涌动。

以“心”唤“新”扩大服务半径

“我们公司现有在职党员220余人,大部分身处一线岗位。”顺丰速运重庆公司的党委书记罗毅介绍,为了让这些在一线奔波的职工发挥好党员的作用,公司党委、工会一方面利用“线上+线下”学习平台为他们思想充电赋能;另一方面,则通过将“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党员培养成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三培养”方式打通成长通道。

刘林杰告诉记者,他在学校抗疫时,虽然人未在公司,但也会定期登录“丰声党员群”“学堂在线”等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在线下,也多次面对面给同事做宣讲。

刘林杰坦陈,初入公司时,公司学府片区的经理、支部书记谌骐是他的“领路人”,“我们年龄相仿,同为党员,他也是从一线收派员岗位成长起来的。‘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牢记党员责任’是他经常提醒我的话。”

罗毅表示,公司各基层站点、部门负责人大多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甚至现在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从收派岗成长起来的。截至目前,公司的在职党员中,有59人为管理岗,吸收各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入党43人。

新业态劳动者经常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也被称为“城市摆渡人”,如何为他们搭建“上连天线、下接地气”的服务成长平台,并引导其融入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也是重庆各级党委、工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重庆渝中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萍介绍,今年5月,渝中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总工会等部门及相关平台企业共同成立“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联盟各成员单位将按照“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发展共推”的理念,通过健全联系指导制度,推进“暖新”驿站、食堂建设等“心”唤“新”的方式,扩大“服务半径”,尤其引导流动的党员职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今年7月,重庆璧山区成立了首家网约车企业工会——重庆常来常往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工会。31岁的网约车驾驶员陈杰,也成为工会会员,出车期间,他因多次拾金不昧和热心助人,收到了多名乘客的感谢信。

陈杰告诉记者,公司工会成立后,工作人员曾多次和他沟通,得知他早在大学期间就是入党积极分子,且已经拿到了党课结业证书,便鼓励他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现在,我已经向公司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介绍人还是公司领导。”

在璧山区,新业态劳动者积极要求入党的并非个案。该区总工会副主席肖鸿霞告诉记者,区总工会把针对新业态劳动者的“三颗心”关爱行动,也融入了党建工作。区总首先“用心”详细梳理本地区、相关行业平台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工会组织覆盖情况,单独列出了党员名单;在“精心”建会上,区总把人数众多的新就业群体组织起来,再以党建带工建,在该群体中选出代表,并将其重点发展为党员;在“暖心”开展服务上,区总也为这些流动党员打造了线上线下的学习、服务平台。

由于新业态入行门槛低、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党员队伍的不稳定性比传统行业大,导致其缺乏归属感、存在感,若不加强引导、管理,他们又缺乏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

据介绍,自去年8月渝中区总工会启动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以来,就有意识地建立“党员台账”,做到党员流出一个、掌握一个,流入一个、管理一个,确保每名流动党员都不出管理“视线”。目前,区总工会正通过“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持续做好新业态群体的党建工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