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07日 星期一

【视线】找寻中国式浪漫

本报记者 陈俊宇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07日 04版)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2006年,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月4日七夕夜播出的《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晚会》,融合诗词典籍、水墨书画、中国民乐、非遗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诗画礼乐”四个篇章,尽显深沉隽永、灵动浪漫的思想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

晚会总导演之一顾志刚告诉记者:“我们想找寻一种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浪漫的描述、对浪漫的想象,包括对爱情、对离别等的想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创作一个文艺作品,通过视觉语言把这种想象、浪漫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观众看到以后,就能在心里能感受到。”另一位总导演杨觐梦则认为:“中国式浪漫的表达是含蓄的,没那么热烈,这种浪漫除了男女之间,也在生活之中,而且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强大的文艺载体,因此我们就选用了诗画礼乐去呈现浪漫背后的意义。”

比如,在原创实景舞蹈《绣·水》中,舞者将化身水幕上的银针,以曼妙的场景演绎非遗技艺;说唱歌曲《礼千年》将七夕节俗玩具“磨喝乐”打造成虚拟人物形象,传唱中华礼仪;创意音乐短剧《桃花笑·七夕诗会》采用行进式实景和高质量画面质感,再现大唐长安的夏夜胜景。

晚会以“思想+艺术+技术”为创作理念,打造出多个清新灵动、雅致唯美的视觉场景。在歌曲《如愿》中,古人幻想的飞仙与航天员隔空“牵手”,筑梦太空的现实场景与古人对浩瀚星穹的遐想交相辉映;现场歌手与云端合唱《仰世而来》,借七夕节展现各行各业的女性风采;云合唱《爱人啊》将平凡生活中真挚细腻的情感融入优美的旋律中,展现夫妻间的琴瑟和鸣与幸福美满,为七夕佳节增添了一份甜蜜。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感叹,晚会余味悠长,带领观众畅游古时诗情画意之际,更是为大家留下了心灵的震撼与触动,将中国人的浪漫情怀深深埋进里,感悟到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度,从内散发的文化自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