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7月26日 星期一

史晓刚带领团队创业6年多,取得AR核心专利120余项

【奋斗者正青春】让AR技术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于灵歌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26日 03版)

1990年出生的史晓刚,已有6年的创业经历。

作为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技术总负责人,史晓刚带领团队攻克多项AR(增强现实)核心技术,取得AR核心专利120余项,被破格评为正高级职称。

25岁创业至今,史晓刚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获得了“中国青年创业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项荣誉,今年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们获得了很多鲜花和掌声。小到为行业作出一定贡献,大到为国家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贡献力量,作为一名科技创业者,我感到非常自豪。”

受家庭环境影响,史晓刚从小便对电子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从初中起就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大学4年,除了参加各类科技类竞赛,他还以负责人身份管理着本校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理想。”史晓刚说。

大学毕业后,史晓刚在一家大型科技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工作两年后,按捺不住创业激情,他成为了科技创业者。

当时,AR技术刚刚走进大众视野,史晓刚被这项技术深深触动:“我坚定地认为,AR技术在未来一定会从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自主研发意味着从0到1,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史晓刚坦言:“核心技术的研发周期特别长、投入特别高、风险特别大。早期不像现在有资金、资源,那时连测试环境都没有。”彼时,刚创业半年的他,基本上每天都在画相关的原理图,冬天骑十几公里自行车到专门的实验室去测试,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创业6年多,史晓刚团队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最让他们自豪的一项成果是攻克了光栅波导核心技术,这使枭龙科技成为全球范围内极少数掌握衍射光栅波导核心原理和工艺的公司之一。

一个不到2毫米的晶片上,投影光机只有指甲盖大小的1/3,可以完美地隐藏到眼镜腿里。通过这项技术,智能眼镜就可以像普通眼镜一样轻便,从而促进AR技术向大众消费领域普及。

基于这项核心技术,史晓刚团队研发了多款AR终端产品,在工业、安防、融媒体、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和示范性应用。通过几年的努力,枭龙科技已经成为国内AR领域的代表性公司。

“AR技术是我们国家重点发展的一项高精尖战略产业,也是国际上各大科技巨头、资本在竞相追逐的一个热点。这项技术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一台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的计算、演示、处理、通信放到一个很小的眼镜里,眼前有一个透明的屏幕。就像一些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史晓刚说。

如今,史晓刚团队已壮大到100多人。作为聚焦科技创新的青年企业家,史晓刚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很多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很迷茫。其实,心里不用过于焦虑。我刚毕业的时候没有选定什么方向,都是后续通过工作,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史晓刚建议,大学毕业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事业中,尽早挖掘自己的兴趣。“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和兴趣,是驱动个人把事业做好的最根本动力。坚持下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勇气。”

史晓刚认为,广大青年可以尽情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创新创业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